第381章 不同的北伐(1 / 2)

在東南沿海打仗,水師乃是重要的決定性力量。

浙江、南直一帶水道密布,又有錢塘、長江險,缺了水師根本寸步難行。

朱元璋當年就是在鄱陽湖一戰擊敗了陳友諒的水師,從而奠定了一統江南的基礎。

而數月前魯王也是依仗手中強大的艦隊,才敢於據錢塘以抗建虜。若非博洛設計偷渡成功,恐怕清軍現在仍在北岸空歎。

對於水師,朱琳渼則已籌劃良久。強大的水師不隻關係到江浙戰局,同樣還是日後大明海上貿易的根本。

故而雖然目前泰征朝還看不到像樣的水師,但經過他前期的大量投入,戰船建造和水兵訓練方麵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隻是朝臣們對此並不知曉,其實縱使他們得到消息,恐怕也會對輔政王打造的這支而精的艦隊不以為意。

朱琳渼對李暉笑道:“李大人放心,水師正是我契入浙地的突破口,斷不會令虜船橫行。”

李暉聞言雖是心有疑惑,但既然殿下都這麼了,他也不便質疑,隻得躬身退回。

其實現在的大明水師提督鄭成功因忙於艦隊建設,留在永北裏未來上朝,否則他定會用各種事實來打消李大人的顧慮。

朱琳渼見朝堂上的官員們仍似心有疑慮,想要繼續勸諫被動防守,於是抬手示意眾人安靜,而後朗聲道:“方才我還沒完。

“我已決意請旨派兵援浙,待收複浙地,即便整頓大軍,揮師北伐,驅滅虜賊,一舉光複南京!孝陵祭祀太祖!”

他的話猶如在文華殿前引爆了一顆炸彈,所有朝臣先是一愣,而後頓時炸開了鍋。有驚慌失措的,有皺眉憂慮的,有暗自歎息的。幾乎所有人都覺得這位年輕的輔政王被先前的勝利衝昏了頭腦,變得剛愎自用、傲慢自大,這才會做出此等以卵擊石的決定。

但一時間卻沒人敢於站出來反對。

這北驅東虜,收複舊都,孝陵祭祖之事乃是必行之大義,甚至可以是泰征朝存在的最大意義,誰現在敢個“不”字,那便是亂臣賊子。

此外輔政王殿下手握大明軍權,又有平定江南半壁大功,他如此鄭重宣布之事,誰又有膽與他唱對台戲。

當然,也有部分朝臣聽到“北伐”二字後驚喜交加,隻覺心中壓抑多年的憤怒與不甘噴湧而出。

朱琳渼見朝堂上議論紛紛,正欲再些什麼,卻見黃道周邁步出列,輕咳一聲。

眾臣瞬間安靜下來,目光都聚集在這位內閣首輔身上,心中皆道,若眼下還能有人服輔政王殿下,那便非黃閣老莫屬了。

黃道周雙手用力一揖,昂著頭一字一頓道:“殿下雄謀遠略,奉效己,胸懷社稷!此戰必旗開得勝,橫掃虜酋!啟我朝中興之端,重鑄我中華盛世!”

他當年眼見隆武帝受內外欺淩,自己又無力救主,遂報了赴死之心北伐。正是那時的陳王世子以理相諫,這才打消了他的念頭。

時光流轉,他何曾想過,僅一年之後,成為輔政王的朱琳渼已連克虜、逆,收複江南大部,再次宣布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