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大明的生產力(2 / 2)

曆史上由於工部這個貪腐黑洞,加上落後的匠籍製度打擊工匠積極性,致使明末時分竟連一門像樣的重炮都鑄不出來。

現在自己令錦衣衛進駐軍器局監督,先堵住了貪汙這塊。而後又取消匠籍,大力推行工藝標準化,並實行現代化的管理方案,大明工匠們的“恐怖”生產力終於得到釋放。

他心中暗道,難怪僅福京軍器局買原料一個月便能花掉十一萬兩,這些銀子可換來了上千支線膛銃、數萬發米尼彈和二十門重炮,算下來已經很便宜了。

不過這四十多門中型炮和四十多門重炮聽起來挺多,但其實還不夠裝備水師所需的。

蓋倫式戰船的特點就是載炮量極大,一條五百噸的戰艦就要搭載三十門以上的中、重型火炮。其中包括二十四磅炮兩門或十八磅炮六門,以及十二磅炮八到十門,九磅炮十門,四到六磅炮十門。至於露甲板上的佛郎機炮還都沒計算在內。

以此算來,目前兵部庫存的這些大炮即使全部撥給水師,也就能勉強裝備兩三條五百噸的戰艦而已。

另外即使是三百多噸的輕型蓋倫船,也需要包括兩門十八磅炮、四門十二磅炮、六門九磅炮、十門四磅炮在內的合計二十多門大炮。

也就是,目前三處能鑄炮的所在全部開足馬力,才能勉強供得上配備水師戰船,這還沒算龍衛軍和破虜營要新增的炮營所需。

他遂吩咐徐爾路道:“炮乃國之重器,為遠還得再辛苦一陣,待水師初成方可稍歇。”

“學生自當鞠躬盡瘁。”徐爾路頓了頓,又道,“殿下,隻是先前存中的銅已耗費七成,照眼下鑄炮的速度,恐再有一個多月便會用盡。”

朱琳渼皺了皺眉,他回福京途中已看過廣東布政使孫瑞奏報,言自和蘭人得知大明與佛郎機人簽署了通商協議之後,已加大了對佛郎機商船的劫掠。

尤其是運送礦石這種東西的商船,因為吃水太深導致航速緩慢,更是遭受了滅頂之災。看來到岸的銅礦確是越來越少了。

又是和蘭人!朱琳渼心中怒道,要來必須盡快解決這個盤踞大明旁側的惡虎,這海上商路才能通暢。

“銅的事情我會想辦法。在這之前多鑄些鐵炮吧,”他吩咐徐爾路道,“用我教你的生熟鐵雙層鑄法。”

“學生遵命。”

不過朱琳渼也知道,這種鑄造方法對鐵質要求很高,目前也就蘇記鐵場的脫硫預處理鐵水能勝任。

看來有必要在廣東那邊新建一座鐵場了。他心中謀劃,佛山乃是明末冶鐵資本主義萌芽的發源地,大鐵場繁多,配套設施齊全,又有瓊州的鐵礦石源源不斷供應,各種條件要比龍南好上不少。往後需要優質鋼鐵的地方會越來越多,是得提早謀劃為宜。

此外若北伐備戰急需,臨時從澳門卜加勞炮廠買些大炮也成,隻是成本怕要比自己鑄造高很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