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海道禁約(1 / 2)

朱琳渼點了點頭,“佛郎機士兵入侵廣州之事就暫時這麼議定。”

卡斯羅也是鬆了口氣,忙道:“那我們這邊簽署協議,待賠銀送到之後,還望殿下的大軍能盡快撤離。”

“撤軍?”朱琳渼搖頭道,“我這才完了第一件事。”

“還有事?”卡斯羅皺著眉又緩緩坐回椅上,“殿下請吧。”

“眼下佛郎機在澳門有多少軍隊?”

佛郎機駐軍人數倒也不算秘密,有心人靠計算糧食、淡水消耗就能大致算出。是以卡斯羅也不隱瞞,“共有八百士兵。”實則隻有七百多點兒,他這也是給自己稍壯壯膽。

朱琳渼點頭,“那又建有炮台多少,各種尺寸大炮多少門,城牆共修築多長,駐紮戰船多少條?”

“這……”卡斯羅遲疑道,“這些都是佛郎機的軍事機密,恕在下無法告知。”

朱琳渼微笑望向他,“我怎不知佛郎機人在澳門可以有什麼軍事機密?

“哦,特使可記得《海道禁約》內容?”

這《海道禁約》乃是大明專為佛郎機人設置的規章條例。按照大明與葡萄牙官方的協議,葡人僅在澳門享有居住權並可在一定範圍內做生意。

也就是,名義上澳門的葡萄牙人仍在大明香山縣治下,必須遵從大明的各種律法。

實際上在大明國力還比較強的萬曆及啟年間,葡萄牙人還是比較老實的,便是有葡人犯了法,也得交予香山知縣審理。

隻是之後中原虜、寇肆虐,大明日漸衰落,這些夷人便也開始視大明為無物,明裏暗裏一直在推進澳門“自治”。

但不管怎樣,明麵上他們仍要遵從《海道禁約》的種種限製。

卡斯羅聽大明輔政王先是問起澳門軍備,又提《海道禁約》,心中便覺不妙,忙道:“這禁約就立於澳門議事亭,在下自然記得。但這禁約乃是數十年前所設,現在早已不適合澳門情況了……”

“合適不合適是大明朝廷了算,不是佛郎機人。”朱琳渼道,“還請特使背誦一下禁約內容吧。”

“這……”

朱琳渼隨即接道:“我替你背也成。

“《海道禁約》,一曰,禁畜養倭奴。夷商敢有畜養、順搭洋船者,處以軍法……

“二曰,禁買人口。夷商有收買唐人子女,按名追究,仍治以罪……

“三曰,禁兵船、禁編餉。蕃船到澳,許即進港,聽候丈抽……

“四曰,禁接買私貨。凡夷趁貿貨物,俱赴省城公賣……如潛運到澳,執送提調司,船器沒官……

“五曰,禁擅自興作。凡澳中夷寮,添造亭舍,擅興一土一木……仍加重罪……”

從這《海道禁約》便可看出,明代時分,葡萄牙人在澳門乃是受到極大約束的,可以就隻能來做做生意,還得老實交稅。一直到了滿清統治時期,澳門才真正變成了治外之地。

朱琳渼自然不會放任葡萄牙人在澳門為所欲為,不這裏是一處然良港,可以作為大明對南亞各地貿易的支點,以及南部軍港。但憑此地乃是大明領土這一點,便絕不允許外人將其霸占。

他見卡斯羅黑著臉不出聲,又將聲音抬高了幾分,“這前兩條我暫且不論。

“自第三條起。禁兵船、禁編餉。你佛郎機在澳門駐有多少戰船?怕大超過四五十。至於士兵,你自己也了,尚有八百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