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沒有技術障礙(2 / 2)

“此外,五年之內諸位不能離開福京。船廠自有錦衣衛暗中監視,日常還有警察負責人員進出,還望大家能夠理解。”

“理解理解。”所有人都忙不迭地點頭。這個時代九成九的人都是一輩子守在家鄉,沒事誰也不會離開福京。

當下又有工匠想起方才輔政王殿下招人去船務學堂授藝,他們還敝帚自珍。再看輔政王拿出的那份圖樣,其造船造詣怕不比自己這些人高出數籌。

其實朱琳渼也就知道船的整體結構,工藝細節方麵他連村裏最差的學徒都不如。

但工匠們都是先學基礎,再學整體船型構建。是以他們心中皆是暗忖,待殿下那船務學堂裏有人學成出來,能耐怕都在自己之上。自己手裏這點微末道行眼下或許還值點錢,再捂著以後便是想去教都沒人學了。

有十多人已暗下決心,便是族老攔著,自己也要去那學堂教徒弟。大不了舉家搬去永北裏,反正朝廷負責給安家。

……

數日後,原本要交付給西班牙人的仙石粉被運來了南安——他們的船剛被荷蘭人擊沉,暫時還不敢再次靠近大明沿岸。

南安知縣發動了四千民壯,加上兩千工匠,一起在船廠裏忙碌著。

地麵早已被夯實,有泥瓦匠不斷將攪拌好的水泥鋪在上麵。

原本船台的位置處,一排四丈長,密集排布的方形木條,從船台一直延伸到海水中。

這些木條便是用來支撐船台軌道的枕木,上麵相距一丈半的木質軌道已鋪設了大半。

一旁還有工匠用堅硬的榆木打造支架和輪子。這些東西造好之後搭在軌道上,船台的基座便算是完成了。往後新船下水隻需沿著軌道滑入海中,比以往方便了數倍。

而在船台外側,還有兩排相距五丈多的枕木,每側枕木上鋪了兩條距離很近的軌道。

兩個不到一丈寬,三丈多高的籠形木架立於軌道之上。木架下則安裝著兩排共十二個輪子,使得木架可以沿軌道方向來回移動。

正是龍門吊的兩個支腳。

等四丈多長的木料買到之後便會架在這兩個支腳上,再按照朱琳渼設計的圖紙加上絞盤、滑輪之類,整個龍門吊便告完工。

施工現場由龐築指揮,倒是井井有條。朱琳渼吩咐了他建造順序和要領,隻需不時來看看進展便可。

數日後,船廠除了龍門吊之外的其他部分已基本完工。工棚和船台下麵的地麵皆已水泥覆蓋,一丈多寬的水泥道四通八達,隻是水泥還未幹透。

嶄新的一大兩三座船台,早沒了當初簡陋的樣子,至少比眼下歐洲人的船台毫不遜色。

庫房和工棚裏更是井然有序,照搬福京軍器局的模式,不同功能區域用木板隔開。工台上全新的工具擺放整齊,工具皆由工部統一製造。

標準工藝流程倒是還沒完全敲定,畢竟造船這事情比銃、炮要複雜太多了,朱琳渼計劃在半年之內完成這項工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