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唐王輔政王(2 / 2)

龐壽朗聲念道:“奉承運皇帝,詔曰,朕為國計,著太子琳源繼朕登基,承皇帝位。加黃道周太子太師,加路振飛太子太傅,加楊廷麟太子太保。新君尚幼,朕今以後事付卿,當善輔之政務,以安邦定國。”

血書無法寫太多字,但裏麵的意思已經非常明白了,這便是要立三人為托孤大臣。

黃道周和路振飛立刻叩道:“臣,領旨!臣必不負陛下所托!”隻是楊廷麟人尚在江西,不能當麵領旨了。

而一旁蘇觀生聞旨卻是心中一陣冷笑,隆武果然沒打算重用於他,自己投唐王原是明智之舉。隻是眼下大事受挫,他暗自沉吟,又是否有翻盤之策呢……

朱聿奧更是惱怒不堪,心道,難怪方才曾後對我調換朝臣之事不予理會,原來她手裏還有遺詔這件法寶。既設了這三人為顧命大臣,便是半個朝廷皆是我的人,朝政卻仍會落在他們手中。

日後定要竭力拉攏朝臣,將此三人架空方宜!

待眾臣剛從地上爬起身來,卻聽到曾皇後又道:“傳大行皇帝口諭!”隻得皺眉又跪了下來。

“朕弟聿奧,勤政有為,宣德明恩,監國有治,朕甚慰之。即加封唐王為唐王輔政王,率三師協理朝政,克當勤勉,吐哺匡國,早複我大明社稷,全我中興之望!”

朱聿奧的大腦簡直要跟不上節奏了——輔政王!這是大明立國以來從未有過之高位啊!

自永樂靖難之後,朝廷對藩王諸多防範,從未有過重用先例。若新帝年幼,通常輔政的都是有德朝臣,以宗室輔政,這是大明絕無僅有之事!

此外,所謂三師,便是指太子太師、太傅、太保,這不就是剛才加封的三名顧命大臣嗎?聖諭讓自己“率三師協理朝政”,這意思竟是要自己這個輔政王統領顧命大臣,全權理政!

他略一思索,未覺其中有甚不妥之處,忙欣喜若狂道:“臣,領旨!”

曾皇後探手虛拖,“輔政王請起。以後這千鈞的重擔可就壓在你的肩上了。”

她平靜的表情之下,卻是心中深深的無奈。正如黃道周途中所,唐王監國久矣,如今整個朝廷皆以其馬首是瞻。

縱然太子仗大義名分順利登基,但新君尚幼,無法親理朝政,而三名顧命大臣中黃道周和路振飛皆為清流,影響力是有,卻沒有多少實權。楊廷麟雖是帶兵的實權派,但人在江西,遠水難解近渴。

故而想要穩定朝局,就必須先穩住唐王,隻要唐王奉太子為尊,新君之位便能固若金湯。且大敵當前,由唐王繼續署理朝政,也能最大限度降低大位更迭所造成的波動。而今後之事,這能待虜兵盡退,太子成年之後再徐徐圖之了。

便聞朱聿奧又高聲道:“臣必肝腦塗地,助新君盡除虜患,中興社稷,萬死不辭!”

? ?感謝:歲月如歌,站在棺材上開炮,黑咲隼對我的慷慨打賞,你們的支持就是我無盡的動力,非常感謝你們!

?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