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不如我們用這大炮反轟明軍?”趙舉的一名心腹手下指著地上的大炮道。
趙舉皺眉搖頭,不身邊這些騎兵會否用炮,最重要的是他還未看到撞彈杖、炮刷等物。
實則他沒注意到,還缺少一樣最重要的東西——引火管。為保險起見,龍衛軍炮兵手冊規定,這東西必須由點火手隨身攜帶。
忽然間,趙舉聽到側後方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勒馬轉頭看去,隻見一隊龍衛軍驃騎兵正排成整齊的隊列直衝過來。
剛才突襲炮兵陣地的過程中,他的人馬死傷近半,卻遇到龍衛軍滑如泥鰍的炮兵,以至毫無收獲。
此時麵對人數占優的明軍騎兵他根本無心戀戰,立刻催馬奔逃,身後驃騎兵緊追不舍。
陳鵬飛見敵騎兵被逼退,隨即帶領炮兵們轉了個圈,重新返回陣地。
龍衛軍的步兵線列和清軍步兵方陣都在向前衝,間距急速縮。
雙方相隔不過百步,卻都未發銃。
相隔九十步,依舊未發銃。
遠處的柯永盛看到這一幕,緊張得渾身大汗淋漓。他知道,這次遇到對手了,一個可怕的對手。
由於滑膛槍的鉛彈和槍管間有微的間隙,導致射出的子彈並不是筆直飛行,加上子彈不會旋轉,所以距離越遠準頭越差。
故而兩軍交戰之時,誰先開槍誰就吃虧。在相距較遠時射擊,並不能對敵造成多少傷害,而敵人會趁你裝彈的時候迅速靠近齊射,瞬間就能產生大量傷亡。
隻是理論歸理論,在性命相搏的戰場上,正常人看到手持火槍的敵人不斷逼近,第一反應就是先給他一槍。
想要忍住不開槍,那就必須進行嚴格的訓練,輔以鐵一般的紀律才行。
不開槍,遠比開槍難百倍!
相隔八十步!
相隔七十步!
突然間龍衛軍步兵在軍官的指揮下一齊發出怒吼:“殺!”
數千人幾乎是用同一個聲音喊出的“殺”字直衝雲霄,宛若實質般的聲波從清軍方陣中掠過,驚人的氣勢瞬間讓部分膽的士卒渾身一顫。
終於有人手抽了一下,砰的一聲,銃口冒出白煙。
響聲如同驚醒了身邊的銃手,立刻有人跟著發銃,很快,清軍陣地上便響成一片。
柯永盛呆望著依舊保持整齊隊列向前行進的明軍,顫抖的嘴唇間隻噙著兩個字,“完了……”
清軍在七十步的距離上隻有那四百隻重型鳥銃能對龍衛軍造成傷害。
而且由於莫裏斯方陣五排縱深的布置,每次能夠進行發射的重型鳥銃不過八十支。就這八十支銃,由於距離太遠,絕大多數鉛彈還都不知飛向了何處。
至於三錢的嚕密銃,七十步外根本無法貫穿明軍步兵的棉甲。
在銃聲響起的瞬間,龍衛軍的步兵線列猛地向前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