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再次走進我的生活的他,並不是像我設計的那樣是一個年長的男人,他比我小8歲(3 / 3)

去年秋天,丈夫終於再也忍受不了這種兩地分居的煎熬提出了離婚,我仿佛想都沒想就同意了。

這樁婚姻的解體反而讓我心靈上獲得了自由,我不至於背著情感的包袱對自己患得患失。

一下子麵臨再婚的選擇我有些不知所措,與以前的那些愛情遊戲不同,我這40歲的女人是該找一個歸宿了。

經過前麵幾次情感的波折,我已經下定決心要找一個年紀稍長一點,經濟上有保障一點的男人做丈夫,我想我這個年齡的女人是再也經不起婚姻的折騰了。

經過朋友介紹,我認識了北京教育學院的一位副教授,他比我正好大10歲,有一個剛剛大學畢業的女兒。他的前妻10年前去了日本,不久他們就離異了。

也許因為都有過離異的經曆,我們談起來還比較投機,給我留下了不錯的印象。

因為都是有過往事的中年人,我們之間的情感從一開始就比較理智,那是一種淡淡的感覺,沒有灼熱感,倒也是綿綿無絕期的一種牽掛。

讓我感到欣慰的是他的女兒特別懂事,一見麵對我就特別尊重,並且,一再地表示希望我能對她父親多了解一些。提到她的媽媽,她不避諱,“我媽媽也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價值,才一個人去了日本闖天下,我從心裏敬佩我媽媽,隻是她跟我爸爸相隔太遠,他們才沒有辦法在一起生活。”

又是一出兒長期分居兩地帶來的悲劇,有時候人們分開並不是因為不相愛,這一點我深有感觸。

與他交往了大約有半年,他女兒去加拿大的簽證也下來了,這個23歲的女孩一定要在她離開中國前看到我跟她父親的婚禮,這讓我有些困惑。

因為彼此的了解還不是太深,我開始懷疑他們找我的真正原因是不是在於我可以給那個男人一些生活上的照顧,說難聽點他們是不是在以婚姻的名義找一個合情合理的“保姆”。

這也是我在選擇再婚時一個很難逾越的心理障礙。

因為經曆了一次失敗,便開始很難再相信這人世間還會有什麼真情,尤其是懷疑自己的選擇,總擔心再一次遇人不淑。

這種矛盾的心理大大破壞了我在情感上的判斷能力,也給別人帶來了很多無法彌補的傷害。他就是在我的不斷的懷疑中離開了我,當我意識到他真的是一個我很需要的人時,他已經準備同他們本院的一個喪偶的女教師結婚了。

這次機緣的錯過讓我特別地感到無奈和失落,也讓我懂得了婚姻中選擇很重要,可選擇以後彼此的信任和堅定更重要。

人們常說半路夫妻不到頭,可生活偏是給了你這種命運,讓你再去選擇一個人,你隻能堅信你再次選擇的這個人會給你帶來幸福。

我想隻有這樣的心態才會對我們這樣再婚的人帶來幫助。既然放棄的已經放棄,那又何必不珍惜重新得到的。

痛定思痛的我對自己經過一番審視後,重新鼓起了再次選擇的勇氣。令我意外的是,再次走進我的生活的他,並不是像我設計的那樣是一個年長的男人,他比我小8歲,是一個非常有靈氣的發型設計師。

我們的相遇充滿了戲劇色彩,因為他是一個小我那麼多的男人,開始我根本沒有往情感上去想,可有一次在一個突發的場合,他的一句話讓我有了選擇他我會終生不悔的感覺。

那是一次時裝展示會結束的時候,為了趕服裝已經三天沒有合眼的我,突然昏倒在後台,當我醒來的時候,我最先看到了他俯向我的眼睛,那眼神裏充滿了關切和憐愛,他輕柔地對我說:“你沒事吧?別擔心,有我呢。”

在我所有的尋找中,我想我最期待的就是這樣一句話,從男人的嘴裏說出來,可事實上,在我遇上所有的男人中,從來沒有人肯跟我這樣說。

應該說是他的一句話撥動了我已經有些疲乏的心弦,讓我感覺有時候男人與女人的溝通其實就是那樣簡單的一句承諾。

所以,在男人越來越害怕承諾的今天,我選擇了勇敢地給了我一句承諾的他,也許,從世俗的眼光來看,他的一切都並不比我強,可是,因為有了敢於負責的勇氣,我想,他在我心目中的位置將永遠是高高大大的,是我想要的那種像個男人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