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上無角的原角龍
原角龍的頭部
頭部比較大,頭上長著褶邊一樣的裝飾,雄性的比雌性的大些。腦袋中等大小,所以非常聰明。頭顱骨具有四對洞孔。最前方的洞孔是鼻孔,可能比較小。
有大型眼眶,直徑約0.05米。眼睛後方是個稍小的洞孔,下顳孔。嘴部肌肉強壯,咬合力非常強大。嘴部兩側有多列牙齒,適合咀嚼堅硬的植物。
原角龍的身軀
原角龍體長1.5米至2米,肩膀高0.6米,體重達180千克。身軀肥胖,四肢粗短,很像一隻綿羊。前肢比較短,後肢略長,四肢上都長有五指,指端有銳利的爪子。它是從兩腳步行的鳥臀類進化而來的,以四肢行走,行動緩慢。
原角龍的生活環境
原角龍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約8350萬年至7060萬年前,主要分布在我國內蒙古地區。
原角龍以生命力強、耐幹旱的植物為食,生活在比較幹旱、環境惡劣的地區。它們喜歡集體生活。有時為了地位之爭,雄性之間就會以頭盾相撞,勝利者也就成了首領。
無角之謎
原角龍科是一群早期角龍類,頭上沒有角,隻是在鼻骨上有個小小的突起。既然沒有角,那為什麼又會有一個“角龍”的名字呢?
原來,原角龍屬於原角龍科,原角龍科是一群早期角龍類。 它們不像晚期的角龍類恐龍那樣都長有角,原角龍缺乏發展良好的角狀物,但擁有一些原始特征,加上原角龍在希臘文中意為“第一個有角的臉”,因而就起名為“原角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