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沙誌文結束了所謂的入職培訓,陳溪餘下的時間幾乎都是在看資料和文件。其間,汪靜隻是從隔壁打來電話,告訴她後天會叫她和沙誌文一起開個小會,把兩個人的工作重點分一下工。下班時,汪靜經過陳溪的辦公室,也隻是從玻璃牆後麵淺笑著擺手告別,並未進來關心一下她第一天上班的感覺。雖說這也不是什麼重要的問題,但陳溪始終有種感覺:自己並不受歡迎。
下班後,楊帆帶陳溪出去吃晚飯,陳溪在車上將自己心中的疑惑告訴了他。
“嗬嗬,也許Jane是嫌你跟她bargain(討價還價)職位和待遇,覺得你反過來將了她一軍,有點兒沒麵子了吧?聽說這個Eric也是一步一步升到現在這個職位的,你一來,就要求和他平起平坐,他心裏不平衡也是正常的,你也不必在意。”
“如果真是這樣,我反倒覺得沒什麼了,我以前做招聘的時候,有人跟我講條件,我也會不舒服的,但願他們是因為這個……”陳溪深吸了口氣,“我會向他們證明:我要經理的職位可沒有高估自己,而且,他們現在付給我的薪水還少了呢!”
“嗬嗬,沒錯!讓他們看看,我的Rosie是最出色的!”楊帆仍盯著車窗前方,騰出右手撫摸了一下陳溪的頭發。
周三下午,汪靜和沙誌文、陳溪一起開了個會,將兩個人的工作做了分工。禦景目前在冊的員工有2300人,考慮到高爾夫產業不宜上市,按照計劃,可能會在股份公司正式成立之後,將酒店及俱樂部的員工約800人劃撥到股份公司底下,現在沒有正式劃撥之前,陳溪負責這部分員工的日常人事管理,其餘的1500人仍由沙誌文負責。由於陳溪所負責的人員基數小,所以相應的事務也會少一些,因此在股份公司上市工作沒有大規模啟動之前,她還將另外兼負責整個禦景的人員招聘,員工過失管理,以及員工餐廳。
表麵看來,汪靜的這種安排非常公平,畢竟陳溪負責的員工人數少,因此額外分擔一些工作也是合情合理的。可陳溪心裏非常明白,這額外的三部分工作,完全是在為沙誌文甩包袱。
陳溪曾在國內數個城市大大小小的企業中實地服務過,深知國內處處基層鬧“人荒”的局麵,現在的人員招聘可不像十年前那樣,如今招人就如同做銷售,要到處去做宣傳,要向求職人推薦自己的企業,讓他們有信心能在這裏找到光明的前途,和向會員推銷會籍沒什麼區別。有經驗的應聘者就會扯皮待遇,沒有經驗的倒是不挑剔待遇,但是沒有專業素質,各部門又不樂意接受。時間長了還沒招到合格的人,用人部門就會給人力資源部施加壓力,或者自己的部門若是出現工作質量問題,就往人力資源部推責任——人手不夠,全賴你們招不到!員工的過失審核,更容易與各部門產生矛盾,是個得罪人的差事。至於後勤部分的員工宿舍及餐廳,又瑣碎又麻煩,幸虧禦景另有專職的經理負責員工宿舍區的管理,否則估計那一部分也會一股腦兒地丟給陳溪。
陳溪暫時無法了解真正的原因,暗想:我也隻不過為自己要求了合理的待遇,瞧你們這幫小心眼兒的!但心裏再不快,也隻能硬著頭皮承接下來,否則,隻有死路,沒有退路。
基本上,陳溪到人力資源部的第一周,都是在熟悉工作的細節,重新消化沙誌文一開始給她吃的“夾生飯”。這一周,她大部分時間就在自己的小辦公室裏,一邊審核各部門的人事變動文件,一邊研究各種各樣的製度文檔。她並不知道,幾天之內,關於她的風言風語已經傳遍了禦景的各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