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雲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宅男,大學時不知參加社團,也不去參加各種活動,整天隻是拿著手機躺在被窩裏看小說。直到快畢業時才幡然醒悟自己浪費了大好的時光。於是他決心奮發向上,但他真正睜開眼時才知道,這個世界不是想象中的那麼簡單。大學畢業後他更是處處碰壁,加之他那已改不掉的懶散性子,很輕鬆的混到了個家裏蹲,他也因此更看清了這個世界:老工憑什麼要讓新工出頭,公司怎麼會讓剛畢業的大學生擔任重要職務,本科的怎能比過碩士的,農村的多數不如城市的。這不是誰的錯,隻是世道如此。這不是人有多大的區別,隻是有些生不逢時罷了。就像牛頓所說的那樣,他之所以能取得那些巨大的成就,是因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隻巨人的小名叫知識,他的大名叫時間。就這樣看透了的陳雲家裏蹲了,他知道他被繁華的世界眯了眼,知道自己的缺陷,可家家有本難念經,能克服的永遠叫困難,能戰勝的永遠叫自我,而自我的形成又和所處的環境戚戚相關,那要如何才能有所超脫,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家裏蹲的陳雲陷入了個死循環。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陳雲的大學四年也不是白混的,那四年的讀書生涯為他開拓了前所未有的眼界。看著網上到處宣傳的過目不忘的,電視上播的紙牌飛西瓜的,開著小車彪特技的。陳雲靈光一閃:“他們能做到的我為什麼不能做到。”盡管陳雲的朋友都勸著陳雲告訴他人家那是天分,不是人人都能學的來的。可陳雲的性子另一大特點就是倔,還有些沒有自知之明,總是嚷嚷著都是爹生娘養的,人家能做到的,我陳雲憑啥做不到,於是我們陳雲的修真大業開始了。
一開始陳雲同誌在網上搜了一大堆秘籍,可看了半天不是看不懂,就是看不懂。不是不明白字麵的意思,隻是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修煉。這個世上能隨便撿起一本秘籍就練的不是癡的就是愚的,再不然就是光環四射的。很顯然,我們的陳雲既不癡也不愚,更不是天生好命的。他想起武俠小說中的大俠大都會醫的,再說來醫道不分家,於是他又在網站上下了一堆醫學書開始看。不用說,結果大家想必都已經知道了。心灰意冷的陳雲幹起了他每逢大劫時必做的事——抄《道德經》。說起來,陳雲正式接觸《道德經》這本書還是因為家裏的原因。他家裏是個喜歡講德行的,他被罵的最多的話就是沒有德行,可看著那些叔伯們做的事,看著自己父親做的事,老實說,私下裏他不知撇了多少回嘴。不是他們做了什麼壞事,隻是實在也與德行掛不上鉤。當時處在叛逆期的他特意買了一本《道德經》研究,想要知道究竟什麼是德行。之後他得出順其自然是謂德的感受。可究竟麵對什麼是自然,什麼是順其自然的問題時,他又迷糊了。後來他就把書扔到了一邊,隻是在自己迷茫時拿出看看,或者在想要上進時拿出來抄抄。
甭說,抄了些年頭,陳雲還是抄出些心得來的。至少他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同時還堅定了他修道的決心。道是什麼,他還是不清楚,但他也有了自己的關於道的構想,盡管隻是大概的輪廓。於是有些心得的陳雲徹底拋開了那些秘籍,一心守著清淨,相信隻要自己能守靜篤一,就能自然而然的得道。但物質的形成與發展總是曲折的,陳雲的守靜之路也順著規則是波蕩起伏的。首先作為一名大齡青年,他的很多同學的小孩都能打醬油了,而他還單身一隻,很多同學都工作穩定了,他還無所事事。不務正業,好吃懶惰,怕吃苦,沒出息這些個詞用在他身上都不為過。這幾年他也很迷茫,很痛苦。他不是沒出去找過工作,但因為各種原因不是辭了,就是沒去成。他不是沒想過以後,各種考試他也都參加過,隻是閉門造車結果可知。親友們都勸他趕快找份工作,至少做到自己養活自己,他心裏不是沒有觸動,隻是他不甘心,他不甘心平凡,不甘心泯然大眾。內心的渴望與現實的困窘不斷折磨他的精神,摧折他的心誌。但他不願服輸,他反思著,呐喊著:“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矣,必先苦其心誌,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漸漸地,在幾番波折後,他終於又靜了。他明白以往的失敗是將事情看得過於簡單,就像老子所說的那樣多易必多難。他明白以他所處之地所處之時,自己是沒有達到成功所需要的條件。漸漸地,他靜了,他看淡了世間總總,看淡了功名利祿。早晨坐在桌前看著窗外的寶塔,聽著清脆的鳥鳴,感受著晦明交錯的安祥。午時站在陽台,體會陽光下鼎盛的生機,在生命的躁動下凝聽靜的細語。夜幕時,他拒絕光明,在黑暗中,在塵世的照射下,品茗著內外之分,感悟著榮辱之境。一天天,一日日,他知道這種寧靜早晚會再被打破,他此時的心境不久也會崩碎,不過沒關係,他會再找回這所有的安寧。人生路上總是起伏不斷,人生路上大多身不由己,不過沒關係,隻要生命不曾到盡頭,故事就永遠會繼續。
陳雲放下了所有的一切,盡管他渴望著溫暖的家庭。陳雲放下了所有的一切,盡管他還是會恐懼著未來的天明。他將自己的身心寄托於道,哪怕他也不明白究竟什麼是道,也許隻是守著心的安寧。但他還是選擇了放下,放下對未來的期望,放下對過往的緬懷,放下對當下的看法,放下成功的執念,放下失敗的悔痛。也許未來會是慘淡的,也許自己將會孤獨終老的,陳雲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每一個都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每一個人都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自己的選擇究竟如何他不知道,隻要能靜靜地做著自己,他便是快樂的。哪怕自己會因此失去很多很多,他也是快樂的。也許這便是陳雲的宿命,他生於秋季,是注定快要走向冬天的。可冬天近了,春天還會太遠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