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升陸軍大將殞命大別山區
1940年11月,塚田攻升任日軍參謀本部次長。
1941年11月,被派往西貢,任日軍南洋派遣軍參謀長,成為太平洋戰爭元凶之一。
1942年6月,日美兩軍在太平洋上激戰正酣,中途島海戰後,日軍在太平洋上逐漸處於不利態勢,駐南洋日軍通往本土的海上、空中道路有被切斷的危險。而此時在中國戰場上,日軍進攻重慶和西安的計劃又被提起,並製訂了實施作戰的“第五號作戰計劃”。
日本軍部有鑒於此種情勢,並為加強南洋日軍與南中國大陸的聯係,決定將曾積極主張進攻重慶的塚田攻從南洋調到中國戰場。
1942年7月1日,塚田攻從西貢飛漢口,接替阿南惟幾中將,任駐武漢日軍第十一軍司令官兼華中派遣軍指揮官。
日軍第十一軍是日軍在中國戰場上唯一的純野戰機動兵團,擔負監視和進攻西安和重慶的任務,主力6個師團,共有23萬人。
12月7日,侵華日軍總司令畑俊六在南京召開侵華日軍各方麵軍、軍司令官參加的高級軍事會議,重新研討在11月份被日軍大本營裁示中止的“第五號作戰計劃”。企圖將侵略的魔掌伸向中國的戰略後方,徹底滅亡中國。一場密謀直插中國腹心地區重慶的重大戰事即將打響。同時決定在12月底,部署對其威脅最大的華中地區的大別山遊擊區進行大掃蕩。並決定調集主力師團,共約5萬餘人,委任第十一軍司令官塚田攻中將為指揮官,兵分六路向大別山遊擊區同時發起進攻。
12月18日,塚田攻參加完會議之後,乘配屬第十一軍的專機回武漢。這是一架本年剛由上海飛機廠製造出廠的“七九式”飛機,機身上漆有“中支那派遣軍第十一軍軍郵機G310九江號”,能乘坐14人,專航於上海—漢口航線。
當日上午10時20分,“九江號”由上海起飛,11時到達南京,12時05分,塚田攻及其軍部高級參謀藤原武大佐等隨員登上飛機後,“九江號”繼續往西向目的地漢口飛行,進入大別山區。
13時許,“九江號”飛抵安徽省太湖縣和湖北省英山縣之間的彌駝寺上空。此時,新桂係軍隊第四十八軍一三八師四一二團三營九連的高射炮隊正在演練,發現一架身軀龐大的日機從長江方向由東向西飛近陣地,並且高度較低,立即開炮射擊。
“九江號”被一炮命中,頃刻間冒出滾滾濃煙,墜毀在不遠處的深山裏。
巧合的是,就在這同一天,日本陸軍省剛剛頒布了晉升塚田攻為陸軍大將的命令,這使得他“有幸”成為了中國軍隊在抗日戰爭期間擊斃的日軍最高將領。
新桂係軍隊在搜索日軍飛機墜毀現場時,搜獲日軍“中支那作戰計劃”、“中支那派遣軍各部隊主官姓名及部隊駐地表”、航空暗號、航空乘員手冊、航空搭乘券3張等物。
由於塚田攻身份特殊,隨身所帶會議文件事關日軍的作戰機密。事發當天,侵華日軍總司令畑俊六命令華中派遣軍調集了第三、第四十、第六十八、第一一六4個師團各一部,約1.7萬人的兵力,於19、20日由武漢、合肥、安慶三個方向分五路出發,搜尋塚田攻的飛機,並乘機掃蕩新桂係軍隊盤踞的大別山區,進行報複。新桂係稱此次日軍的進攻為“大別山戰役”或“立煌戰役”。
日軍在大別山內彌駝寺附近尋到了塚田攻的飛機殘骸和已被炸碎的日軍屍首,塚田攻的碎屍被運至安慶裝殮,後運回日本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