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九章 結核病的防治(1 / 2)

一、怎樣早期發現肺結核

肺結核病人的早期臨床表現,往往沒有明顯的自覺症狀,易被忽視而延誤診斷。要想早期發現肺結核病人,有兩種方法:一是醫務人員主動去發現病人;二是有症狀者積極主動就診。

醫務人員主動發現病人的方法,主要是組織集體檢查,包括對健康者、可疑者、接觸者和結核菌素(下稱結素)強陽性者的檢查。健康者檢查是對集體單位和居民定期進行健康者胸部X線透視,一般每1~2年檢查一次;可疑者檢查是對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低熱、盜汗等有可疑肺結核症狀者,進行查痰和胸部X線透視;接觸者檢查是對開放性肺結核病人的周圍人群,特別是有密切接觸者,進行胸部X線透視,並每半年定期進行複查;結素強陽性者檢查是對那些結素試驗強陽性反應的兒童進行胸部X線透視,並每年進行隨訪檢查一次。經驗證明,對15歲以下兒童,以結素強陽性反應者為主要檢查對象;對15~50歲的成人則以有症狀的可疑者檢查為主;對50歲以上者則采取胸部X線普查。

治防的病核

單純依靠醫務人員組織集體檢查去發現病人,有時可因人力、物力所限,不能正常開展。因此,凡有可疑肺結核病症狀者,主動就診檢查,可以及時早期發現肺結核病人。

脾結核病的臨床表現是多種多樣的,常見的早斯症狀有乏力,雖經過休息後仍不能恢複,且常伴有食欲不振、失眠等;低熱,急重症肺結核也可高熱;盜汗多在入睡後,醒時全身大汗淋漓;咳嗽、咳痰易反複出現,長期不愈,痰多為白色粘液痰,重症病人也可出現粘液膿性痰;咯血,一般是痰中帶血,也可大量咯血;還可能有胸痛、氣短、月經不調、反複感冒等症狀。以上肺結核病的臨床表現都不是特異性的,有些肺結核病人往往先到內科、婦科或其他科就診,醫生在診察過程中,如能考慮到肺結核的可能性,通過詳細檢查,也可以把他們的肺結核病發現出來。

二、家庭成員得了肺結核病怎麼辦

肺結核病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一種呼吸道慢性傳染病,新中國建立後,40多年來我國肺結核病的疫情由解放初期城市患病率5000/10萬左右、農村1000/10萬左右下降到1984年~1985年的5500萬;目前,我國肺結核病的疫情仍然十分嚴重。全國有活動性肺結核病患者570多萬人;痰塗片陽性162萬人。這些活動性肺結核病人分散在城鄉千家萬戶,給這些家庭及周圍群眾帶來危害,導致發病,成為新的傳染源。

目前肺結核病是能夠徹底治愈的。據國外學者報告,對排菌的肺結核病人進行一係列結核菌培養、定量分析,比較化療前後菌量,發現在有效化療方案治療2周後,菌量可減少到用藥前的5%;治療4周後減少到0.25%,同時細菌的毒力和活力大大減弱。因此,結核病患者不必要產生種種顧慮,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得了肺結核病後,一定要及早到結核病醫院或結核病防治所等醫療部門診治,和醫生密切配合,按照醫生製定的化療方案要求,按時服藥、打針,堅持從治療開始到全療程結束。否則,治療失敗,將成為由初治變為複治病人或發展成十分難治愈的慢性傳染源病人。

家庭應采取哪些防治措施呢

第一,得了肺結核病以後必須遵照醫囑,定期送痰檢驗,按期複查,以便醫生及時根據病情采取適當治療。

第二,注意不要隨地吐痰,在咳嗽或打噴嚏時用手帕或口罩掩住口鼻或背過身體,並應避免與他人過近地麵對麵談笑。第三,經常打開居住房間的門窗,保持空氣流通,降低帶菌飛沫的密度,以減少對他人的危害。病患家中最好找一位有一定文化、細心體貼病人的人,經結核病防治機構中的醫生進行結核病防治知識的培訓,回家後可根據醫囑,督促病人按時、有規律地吃藥、打針,使患者得到正規化療並完成全療程。按時留痰送驗,護送病人複查,作好家庭隔離消毒工作。

第四,排菌的肺結核病人在未被發現或治療前,對周圍特別是家庭內密切接觸的青少年傳染的機會比較多。因此,每個成員都應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總之,隻要病人和家屬都認識到防治結核病的方法和意義,並從思想上、行動上重視起來,肺結核病不但可以治好,而且也是可以預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