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道派(1 / 2)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出自道德經,此書分為兩部即道經和德經,寫於絕壁兩側非常人可得,此山名為天道山依偎洛陽。

隋末一李姓少年偶遊至此,觀書有感,頓悟天道,創天道九式,馳騁天下立大唐之江山,開貞觀之治。太宗末年,武氏入宮,封為媚娘,然其日漸昏庸,驕奢淫逸,窮兵黷武,設洛陽為東都,一日興起故地重遊,有感與天地之間,遂出家入道,號天道真人,創天道派。

後人曰,其前生以劍入道救萬民於水火,其後世以心入道終羽化登仙,歸隱山林不問世事。

此事為天下之機密,非親近之人不可知。其子李治對外稱其薨,卻常往東都洛陽以表忠孝。

至此設天道派為皇家道院,入天道派學習者出則為將,俗語稱,科以舉士,道以出將。

然則不久,武氏專政,廢三帝而稱皇太後,天道真人亦不聞不問。武氏稱有感於天遷都洛陽,實則懼於天道真人,又得知其閉關,改國號為周,從此武氏興,李氏敗,李氏皇族更是被殘害殆盡,流放誅殺者不計其數。

時過幾年東都洛陽城內倒是顯得格外的熱鬧,又是十年一度的天道派選武大典自然是彙集了天下有誌人士來這湊熱鬧,狹窄的大街上更是顯得人流攢動。叫賣的,耍把式的,還有青樓拉客的,各自說著各自的話,這路上嘈雜的很,卻是沒有一刻的安寧。

隨著兩個書生的摸樣的人走進了,一處閣樓,倒是顯得清淨了一些,這白天的煙花三月樓自然是安靜的很,若是到了晚上可是比街上吵鬧百倍。

兩個書生來到二樓,倒是有一番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不過到這白天的煙花之地不過是圖個清淨,也算是個吃飯的地方。二人叫了一桌的酒菜,就邊吃邊談了。

老友相逢自然是有些說不盡的話,談天說地,自然是海闊天空,正是興起之時,卻是被樓下街麵上的發生事給打斷了。

樓下突然的安靜使得兩位書生向下看去,卻是一群衙役壓著犯人,可奇就奇在這些犯人身上,個個是錦衣華服,氣勢不凡。剛從嶺南而來的書生張諫不由得一問,這是什麼情況。他的友人另一個書生姓吳字文周,久居洛陽自然知道是怎麼回事了,便隨意的答道,“不過是又有一些郡王被流放罷了,不是什麼出奇的事?”。

張諫自然好奇便問所犯何事,吳文周更是笑了,這個好友常年在嶺南不知時過境遷,“現在是武周天下,這些李唐之人自然是被流放啊,這還算是命好的呢,聽說有些小孩剛出世就直接被害死,這些人雖被發配,總比那些死去的嬰兒命好得多”。

這位張書生聽到之後拍案而起,“這天下是李唐的天下,豈容此等事情發生”。說著便下樓而去,要幹些甚麼,嚇得吳文周趕忙在後麵追趕。

這張書生卻是沒有出了門口,被一群家丁摸樣的人給趕了進來,書生沒有遇到兵,可遇到家丁他有理也是說不清啊。

家丁後麵出來兩個人一個穿著灰色衣服的中年人,留著兩撇小八字胡,眼神銳利,身形消瘦,倒是有些尖嘴猴腮的感覺。此人先張口說話,“張媽媽在哪啊,還不出來迎接我們家少爺”,說話的語氣更是顯得囂張跋扈,狐假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