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篇:出書隨感(1 / 1)

因為是好湖南人的緣故,上網時以看湖南作家網居多。網上一篇旅廣東省深圳市的湖南籍作家謝端平的一篇關於談自費出書的短文,引起了一些網民的爭議。我沒有出過書,嚴格說,我並沒有發言的資格。因此,我一直在旁邊遠遠的觀看。看久了。就有了一些感想。

很多年,我在廣州的《羊城晚報》上看到一篇文章,題目叫做《而今出書不稀奇》。作者是廣州一所著名大學的教師。那位作者說,他大學畢業後考上研究生,研究生畢業後,在廣州那所大學工作。他每年要出版一本或者幾本書,他在大學工作幾年,出版了十幾本書。後來,晉升為教授,並且加入了作家協會。我讀後深感自卑。

現在,中國的出版公司由屬於國家財政撥款的文化事業單位轉變成為由出版公司自負盈虧的文化企業單位。體製的轉變,出版公司發生了質的變化。

現在的出版公司大致可以國有、國有控股、民營三種類型。國有出版公司屬於官方出版機構,由官方掌控。國有控股屬於半官方半民間性質。民營屬於民間性質。據網上的文章介紹,除了那些在文壇上具有重要影響和知名度很高的權威作家能夠到國有權威出版公司公費出書外,絕大部分的作家,包括一些較有影響和知名度的作家,要到國有權威出版公司公費出書幾乎是可望不可及!自費出書成為眾多作家出書的唯一途徑!

有人說:“自費出書,質量不好。”

我覺得,未必如此。真正衡量一部作品的質量,並不在於是哪家出版公司出版,也並不決定於自費與公費。應當說,自費出版的作品,在質量上未必比公費出版的作品質量差,而公費出版的作品未必比自費出版的作品的質量好。一部作品好不好?最好由時間去考驗。舉個例子吧?《紅樓夢》不但是一部中國的古典文學名著,而且是世界上具有極大影響的文學巨著。可是,《紅樓夢》最初並不是公費出版,而是以手抄本流傳於世。應當說,與當今的自費出書相當。直到曹雪芹死後二十多年,《紅樓夢》才由官方刊行。大致相當於現在的官方公費出版吧?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萬名。省級作家協會每個省市有所不同。一個省作家協會會員有兩千多名,全國有三十多個省市區作家協會,還有行業作家協會,全國的省級作家協會會員是數以萬計。如果再加上地市作家協會會員就更多了。那麼多作家,真正能夠公費出書的作家有幾?

應當說,有很多有實力、有才華的普通作家,即使有質量很好的書稿也不能公費出版,而有的著名作家尤其是官僚作家的作品在質量上未必比普通作家的作品質量好而往往能夠重點公費推出。那些官僚作家往往擔任文藝官僚或者黨政機關的官員,他們手中有地位、有權力。絕大多數作家除了自費出書還有什麼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