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高山之巔無美木,傷

於多陽也

大樹之下無美草,傷

於多陰也

漢代?劉向《說苑?說叢》

【今譯】高山頂上沒有長得十分茂

盛的樹木,是因為陽光暴曬的緣

故;枝葉繁茂的大樹下麵不會有長

得茂密的草類,是因為日光不充足

的原因。

秋早寒,則冬必暖

春雨多,則夏必旱

南朝梁?蕭繹《金樓子?立言》

【今譯】秋天過早開始寒冷,冬天

就必然比較暖和;春天雨水過多,

夏天就必然要出現大旱。

不須著意求佳景

自有良機逢早春

上海辭書出版社《絕妙好聯賞

析辭典?喜慶?春聯》

【今譯】人們毋須著意去尋求美好

的景色,每個人都有好機遇感受早

春的勃勃生機。

【說明】有勸解人們對事業不必強

求之意。

【注釋】①五行:指水、火、木、金、

土五種物質。古代唯物主義思想

家認為這五種基本物質是構成萬

物的元素,稱為五行。又認為這五

種物質是相生相克的。相生,指相

互促進,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

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指互相

排斥,如“水勝火,火勝金,金勝木,

木勝土,土勝水”,勝即克。②四

0才:指春、夏、秋、冬四個季節。

【今譯】五行相生相克,沒有哪一

個固定常勝;四季相互交替,沒有

哪一個固定不移。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唐代?杜甫《登高》

【今譯】無邊無際的落葉蕭蕭而

下,無窮無盡的江水滾滾而來。

【說明】本暗示流年更換,人容易

衰老。後人用此比喻自然和社會

的發展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舊

事物、惡勢力必然衰敗、沒落和死

亡,新生事物一定會成長、壯大和

勝利。

【說明】此語說單憑力量隻能取得

一時的勝利,憑真理才能取得長久

的勝利。

彼亦一是非

此亦一'是非

先秦?《莊子?齊物論》

【說明】彼方的是非不同於此方的

是非,此方的是非不同於彼方的是

非,各方的是非標準不相同。作者

否定是非的標準,有懷疑論和詭辯

論的觀點。但他看到了事物的相

對性,否定一成不變的是非標準,

從方法論上來講還是有一定意義

低下作為基礎。

仰觀泰山,知群山之卑①

臨視北海,知眾流之小②

清代?戴震《與方希原書》

【注釋】①卑:低下。②北海:指

渤海。

【今譯】仰觀泰山,才知道群山的

矮小;臨視渤海,才知道眾流的細

小。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

大盈若衝,其用不窮?

先秦.《老子》四十五章

【注釋】①敝:損害,敗。

②衝:空虛。

【今譯】最圓滿的東西看起來好似

缺點兒什麼,可是它的作用不會衰

減;最充實的事物看起來好像空

虛,可是它的作用不會窮竭。

【說明】啟示我們要認識事物的兩

重性,善於透過現象,認識其本質

特征,使事物的性能得到充分發

揮。

褚小者不可以懷大①

綆短者不可以汲深?

先秦?《莊子?至樂》

【注釋】①褚():衣服口袋。

②綆():汲井的繩子。

【今譯】衣兜小就不能懷揣大東

西,繩子短就不能打深井裏的水。

【說明】比喻做事要量力而行,也

用來比喻不虛心就不能學到淵博

的知識。

權然後知輕重?

度然後知長度?

先秦.《孟子?梁惠王上》

【注釋】①權:稱。②度:量。

【今譯】稱一稱,然後才知道東西

的輕重;量一量,然後才知道東西

的長短。

明者遠見於未萌①

知者避危於無形②

漢代?司馬相如《上書諫獵》

【注釋】①萌:草木發芽,比喻開

始發生。未萌,喻還沒有發生。②

知:通“智”,聰明,智慧。形:表

現,表露。無形:指事情還沒有表

露出來。

【今譯】明智的人能夠預見事情在

還沒有發生之際,有智慧的人能夠

避免危險還沒有顯露出來的時候。

聖人常順時而動

智者必用機而發

晉代?陳壽《三國誌?魏誌?

賈詡傳》

【今譯】聖明的人常常順應時機采

取行動,聰明的人必定會利用機遇

而發展事業。

舉網以綱,千目皆張?

振裘持領,萬毛自整?

漢代?桓譚《新論?離事》

【注釋】①綱:網上的總繩,比喻

事物的總要。目:網上的孔眼,比

喻具體事物。②裘(〇):毛皮的

衣服。

【今譯】撒網抓住綱繩,所有的網

眼都能張開;抓住衣領,抖動皮衣,

所有的毛就自然理順。

單絲不成線

獨木不成林

清代?錢彩《說嶽全傳》

【今譯】一根絲搓不成線,一棵樹

成不了森林。

【說明】比喻人多力量大,團結力

量大。

大廈不傾,匪一瓦之

積①

黎庶之安,乃眾賢之

力②

明代*方孝孺《瓦銘》

【注釋】①傾:倒塌匪:通

“非”。積:堆壘。②黎庶:百姓。'

【今譯】宏大的房屋不傾倒,不是

靠一片瓦能堆壘起來的;百姓獲得

安寧生活,靠的是眾多賢能人士的

力量。

同歸而殊塗?

一致而百慮

先秦?《易經?係辭下傳》

【注釋】①塗:通“途”。

【今譯】事物沿著不同的道路運動

變化,但最終都會歸向一個共同的

目標;人們的思考謀慮雖然很多,

但最終都要歸結為一個統一的觀

念。

一水飲人分冷暖

眾花經雨有安危

清代?梁鼎芬《春日園林》

【今譯】同是一水,人們飲用時對

冷和暖的感受會各自不同;百草千

花,經過風風雨雨更是安危各異。

【說明】喻指經曆同一事件,不同

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態度,

不同的際遇。

近水樓台先得月

向陽花木易逢春

宋代?俞文豹《清夜錄》

【說明】比喻由於接近某人或某事

物,因而獲得某種好處。

善作者不必善成①

善始者不必善終

《戰國策?燕策》

【注釋】①作:創始。不必:不一

定。

【今譯】善於創始的人,不一定能

很好地完成;有好的開端的人,不

一定有好的終結。

道在爾而求諸遠①

事在易而求之難

先秦.《孟子.離婁上》

【注釋】①爾:通“邇”,近。

【今譯】道就在身邊,卻到遠處去尋

找;事情本來容易,卻偏往難處碰。

物必先腐也,而後蟲

生之

人必先疑也,而後譚

入之

宋代?蘇軾《範增論》

【今譯】東西一定要先腐爛,蛆蟲

這才生出來;人一定要先有疑心,

誹鎊的話才能聽進去。

激湍之下,必有深潭①

高丘之下,必有浚穀?

明代?劉基《司馬季主論卜》

【注釋】①激湍(5):急的水

流。湍,急流的水。②浚(〇):

深。

【今譯1激流的下麵,必定有深潭;

高山的下麵,必定有深穀。

【說明】說明事物在一定條件下會

發生相應的變化。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漢代?司馬遷《史記?淮陰侯

列傳》

【今譯】不管多聰明的人,在千萬

次的考慮中,總會有一次錯了的;

不管多愚蠢的人,在千萬次的考慮

中,總會有一次對了的。

狂夫有可擇之言

愚者有一得之慮

唐代?白居易《代論伐劍南更

發兵表》

【今譯】狂妄的人說的話,往往有

可供選擇的好的意見;愚笨的人說

的話,也有可取的某種好想法。

【說明】指不要因人廢言,要多聽

取各種人的意見,然後擇善而

從。

識時務者為俊傑

昧先幾者非明哲?

明代?程登吉《幼學瓊林?人事》

【注釋1 ①昧:暗,不明。先幾:

事物的前兆。

【今譯】能夠認識並且順應客觀形

勢的人,才是英雄豪傑;看不到事

物的前兆,沒有預見能力的人,不

是聰明智慧的人。

善操理者,不能有全功

善處身者,不能無過失

宋代.《舊五代史?周書?世

宗紀二》

【今譯】善於按照客觀事理辦事的

人,也不可能把事情做得十全十

美;善於立身處世的人,也不可能

沒有一點錯誤。

有風方起浪

無潮水自平

明代?吳承恩《西遊記》第七十

五回

【說明】比喻事情的發生總有原因。

風不來,樹不動

船不搖,水不渾

明代?施耐庵《水滸傳》第二

十回

【說明】比喻沒有某種原因(或行

動),就不會有某種結果。

牛有千斤之力

人有倒牛之方

諺語

【說明】比喻再強的對手,也有辦

法戰勝它。

一事精,百事精

一無成,百無成

元代?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

第三折

【今譯】一事精通,就事事精通;一

事辦不成,就事事辦不成。

縱使有錢難買命

須知無藥可醫貧

諷財醫合廟聯

【今譯】一人逢到病情險惡、危及

生命時,隻有延醫服藥,財神是幫

不了忙的。同樣,一人要擺脫貧

困,改善處境,隻有自力更生,良醫

是毫無辦法的。

【說明】某鄉有一廟宇,廟中供奉

財帛星君和醫靈大帝,有人便作此

聯諷刺。

流丸止於甌臾?

流言止於知者②

先秦?《荀子?大略》

【注釋】①流丸:滾動的彈丸。甌

臾(6):均為瓦器,這裏比喻

凹凸不平的地方。②流言:沒有

根據的話(多指背後議論、誣蔑或

挑撥的話)。知:同“智”。知者:

聰明的人。

【今譯】滾動的彈丸滾到凹凸不平

的地方就停止了,到處傳播而又不

切實際的話,聰明的人聽到後就不

再傳播了。

功者難成而易敗

時者難得而易失

漢代?司馬遷《史記?淮陰侯

列傳》

【今譯】事情要想獲得成功須經曆

千辛萬苦,但斷送它卻很容易;機

會往往千載難逢,但喪失它卻很容

易。

晚境者易缺①

皦皦者易汙②

南朝?範曄《後漢書?黃瓊傳》

【注釋】①峽(6)曉:_聳的樣

子。②皦(6)皦:潔白光亮的

樣子。

【今譯】高高聳立的東西,容易損

壞或折斷;潔白光亮的東西,容易

被站汙。

耳聞之不如目見之

目見之不如足踐之

漢代?劉向《說苑?政理》

【今譯1耳朵聽見不如親眼看見,

眼睛看見不如腳踏實地去實踐。

巢居者先知風

穴處者先知雨

漢代?王充《論衡?實知》

【今譯】在樹木上築巢居住的鳥

類,能事先知道將要刮風;在洞穴

裏居住的動物,能預測到將要下

雨。

【說明】說明環境能發展人的感

知,養成特長。也比喻不同的地位

條件可以預先獲得某些事態的消

息、。

借問蜉蝣輩

寧知龜鶴年①

晉代?郭璞《遊仙詩》之三

【注釋】①寧:豈。龜鶴年:古代

認為龜與鶴是長壽吉祥的動物。

【今譯】請問那些蜉蝣之輩,豈能

了解龜鶴的長壽。

【說明】喻事非親曆則無所知,說

明實踐的決定意義。

帆海者不知山①

駕陸者不知水?

明代?何賢明《贈林靜之南歸序》

【注釋】①帆海:在海上航行。

②駕陸:在陸地駕車行走。

【今譯】一直在海上航行的人不知

道山裏的情景,一直在陸地行走的

人不知道海裏的情景。

入於澤而問牧師①

入於水而問漁師

先秦?《呂氏春秋》

【注釋】①澤:湖澤,指水草之地。

【今譯】到了水草地帶,就去向放

詞牲畜的人請教;到了河旁海邊,

就去向打魚的人請教。

傳聞不如親見

視影不如察形

南朝?範曄《後漢書?馬援列

傳》

【今譯】聽別人的傳聞,不如自己

親眼看到;看他的影子,不如看他

的形體更為真切。

要知山中事

請問過來人

明代?馮夢龍《喻世明言》卷二

【今譯】要知道山裏的事,就要請

教從山裏過來的人。

【說明】比喻要向有實踐經驗和了

解情況的人請教。

以肉去蟻蟻愈多

以魚驅繩蠅愈至

先秦?《韓非子.外儲說左下》

【今譯】用肉驅除螞蟻,螞蟻越來

越多;用魚驅除蒼蠅,蒼蠅越來越

多。

【說明】比喻手段和目的相反,其

_結果也適得其反。

水廣則魚大

君明則臣忠

漢代劉向《說苑?尊賢》

【今譯】水廣闊就會有大魚,君聖

明就會有忠臣。

鳧脛雖短,續之則憂①

鶴脛雖長,斷之則悲

先秦?《莊子?駢姆》

【注釋】①鳧():野鴨。脛

():腿。

【今譯】野鴨的腿很短,如果給它

接長些,它就會因失去本能而發

愁了;仙鶴的腿很長,如果給它截

短些,它就會因失去本能而憂慮

了。

【說明】形容強行違反事物的自然

規律是行不通的。

根本固者,華實必茂?

源流深者,光瀾必章②

明代?張居正《翰林院讀書說》

【注釋】①華實:花和果實。華:

通“花”。②光瀾:水色和波浪。

章:通“彰”,彰明。

【今譯】樹的根堅固,它的花和果

實一定茂盛;河水源流深,它的水

色和波浪一定彰明。

往者不可諫?

來者猶可追

先秦?《論語?微子》

【注釋】①諫:挽回。

【今譯】以往的事是無法挽回了,

但未來的事還是可以補救的。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

成其大?

河海不擇細流,故能

先秦?李斯《諫逐客書》

【注釋】①讓:拒絕。土壤:這裏

指很少的~點土。

【今譯】泰山不推掉泥土,所以能

成就它的高大;黃河和大海不擯棄

細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廣。

根深而枝葉茂

行久而名譽遠?

三國魏?徐幹《中論》

【注釋】①行久:做好事的時間長

久。

【今譯】樹木的根深了,枝葉就繁

茂;好事做久了,名聲就遠揚。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

而致千裏①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絕江河②

先秦?《荀子?勸學》

【注釋】①輿(:車;轎。②楫

():劃船的槳。能水:會水,善

於遊泳。絕:橫渡。

【今譯】憑借車馬的人,並不是他

們的腳跑得特別快,但能夠到達千

裏之遠;憑借舟船的人,並不是他

們特別能遊泳,但是他們能橫渡江

【說明】這兩句說明“善假於物(善

於借用外物)”的道理。

暑極不生暑而生寒

寒極不生寒而生暑

清代?魏源《默觚(〇)上?學篇七》

【今譯】熱到了頭就要轉冷,冷到

了頭就要轉熱。

【說明】泛指任何事物都是物極必

反的。

不涸澤而魚①

不焚林而獵

漢代?《淮南子?方術訓》

【注釋】①涸(6)澤:把澤水吸

幹。

【今譯】不把河水吸幹了去捕魚,

不把樹林燒光了去捉野獸。

【說明】意謂要保護生態平衡,不

可向自然界超限索取。

近水不可多用水

近山不可枉燒柴

清代?史襄哉《中華諺海》

【今譯】住在河邊也不可浪費水,

住在山邊也不可亂燒柴火。

【說明】比喻即使條件有利,也要

注意節儉。

物貴則不足

物賤則有餘

元代?王惲《玉堂嘉話》卷之四

【今譯】市場上的貨物價格上漲,

說明這種貨物供應短缺;價格下

跌,說明這種貨物供大於求。

貴出如糞土

賤取如珠玉

漢代?司馬遷《史記?貨殖列

傳》

【今譯】物價貴時,趕緊像對待糞

土一樣賣出去;物價賤時,趕緊像

對待珠玉一樣買進來。

【說明1賤時買進,貴時賣出,必有

可圖之利。雖說“貴出如糞土”,但

與賤時買進的價格相比,還是有盈

利的。

萬物通則萬物運

萬物運則萬物賤

【今譯】各種貨物流通了,各種貨

物就會被運來運去;貨物運輸方便

了,各種貨物的價格就會往下跌

落。

久視則熟字不識

注視則靜物若動

明代?呂坤《呻吟語摘?問學》

【今譯】久久地看著熟悉的字,到

後來這字都會不認識;久久地注視

著靜物,到後來這物體仿佛在晃

動。

【說明】長時間地注視某一物體,

注意的穩定性弱化,視知覺對注視

的物體會產生錯覺或幻覺,若這時

轉動眼睛和頭部,使運動分析器和

前庭分析器的工作加人視知覺的

動作,這種“熟字不識”、“靜物若

動”的現象就會消失。

先秦?《管子?輕重甲》

陽光普照大地

春色灑滿人間

祖國山清水秀

中華人傑地靈

紅梅錚骨傲雪

桃李笑顏迎春

國強家富人壽

花好月圓年豐

廣開生產門路

多辟致富財源

喜報英雄門第

春到光榮人家

大地江山如畫

校園桃李爭春

藝苑百花爭豔

文壇萬象更新

全民共飲新春酒

舉國同慶豐收年

稻香魚肥家家樂

果紅花豔戶戶歡

產品好顧客滿意

信譽高企業興隆

一年好景春獨秀

萬朵鮮花梅最香

人壽年豐家家樂

國泰民安處處春

人逢盛世精神爽

歲轉陽春氣象新

九州昌盛千家樂

百業興旺萬裏春

山清水秀春光好

人壽年豐喜事多

天增歲月人增壽

春滿乾坤福滿門

風調雨順千家樂

政通人和萬戶春

百花吐豔春風暖

萬象更新國運昌

歲歲平安添百福

家家喜慶納千祥

向陽庭院花開早

勤勞人家喜事多

花滿神州歌盛世

春回大地暖人間

勞動門第春常在

勤儉人家慶有餘

花開富貴年年好

竹報平安月月圓

國逢安定百事好

時際芳春萬象新

梅開五福迎新歲①

雪飛六出兆豐年②

【注釋】①五福:《尚書?洪範》

中記述:五福為“一曰壽,二曰

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

考終命”(一是長壽,二是富貴,三

是康健安寧,四是遵行美德,五是

高壽善終。攸:通“由”,遵行。

考:老。終命:善終)。②雪飛

六出:雪花多為六角形。出,花

瓣。六出,即六瓣。

春風化雨千山秀

紅日增輝萬木春

繼往開來創大業

承前啟後展宏圖

梅花盛開報喜訊

瑞雪紛飛兆豐年

勤勞人創千秋業

幸福花開萬裏香

勤儉持家家富裕

文明處世世安寧

辭舊歲百業興旺

迎新春五穀豐登

爆竹聲聲辭舊歲

紅梅朵朵迎新春

風景不殊,百本梅花

為老伴?

日月其稔,三杯竹葉

祝新年②

現代?張大千1973年除夕為

其在美國克彌爾城的新居環碧庵

寫的春聯

【注釋】①不殊:謂園內的風景並

沒有什麼不同,仍然不過是百年梅

花與我這個老人相伴而已。此聯

暗喻作者一直喜愛梅花,始終不

渝。百本梅花:環碧庵內種有各

種梅樹百株。②日月其稔(§):

比喻時間過得很快。稔:原意指

莊稼成熟,故一年稱為一稔。竹

葉:即竹葉青,我國的名酒之一。

此處泛指美酒。這一聯說:轉瞬

又是一年了,我在這裏奉獻三杯美

酒來迎接新春吧!

上下五千年,太平盛

世欣今日,聽鍾樂和鳴,

八方共飲複興酒

縱橫九萬裏,錦繡中

華創未來,看龍獅勁舞,

四海同吟發展歌

2005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

晚會向全國人民拜年春聯

梅蕊初放花開並蒂

鳳凰於飛喜盈華堂①

【注釋】①於飛:雙雙飛翔。《詩

經?邶風?燕燕》:“燕燕於飛,差

池其羽。之子於歸,遠送於野。”

道合誌同,新春擇佳偶

情深意重,吉曰結良緣

鸞鳳和鳴,萬裏雲天

看比翼

夫妻恩愛,百年事業

結同心

繡閣團國同望月?

香閨靜好對彈琴

清代?紀昀賀牛娃結婚聯

【注釋】①國():圓。團國:

團圓。

【說明】本聯為賀天津牛稔(§)

文之子結婚而作。因新郎姓牛,作

者故意隱嵌兩則成語。上聯隱嵌

“吳牛喘月”的成語,下聯隱嵌“對

牛彈琴”的成語。此聯從字麵上看

是賀婚聯,細讀之,則實又為一副

風趣的諧聯。

結兩度良緣,此曰王

柏翠鬆蒼鹹歌五福

椿榮萱茂同祝百齡

五代同堂,喜逢全盛世

百年雙壽,共樂太平春

精神矍鑠,似東海雲鶴

身體老健,如南山勁鬆

孫子生孫,上壽同臻

稱國瑞

二人偕老,百年共樂

合家歡

四萬裏皇圖,伊古以

來,從無一朝一統四萬

裏①

五十年聖壽,自今而

後,尚有九千九百五十

年②

清代?紀昀賀乾隆帝五十壽聯

【注釋】①皇圖:皇室版圖,指封

建王朝統治的國家領土範圍。四

萬裏:指中國遼闊的疆域。②封

建時代臣民稱呼皇帝為“萬歲”,乾

隆帝50歲壽辰,以“萬歲”減之,仍

可活九千九百五十歲。這是作者

祝頌乾隆帝長享遐齡。

天邊將滿一輪月①

世上還鍾百歲人?

宋代?吳叔經賀黃耕庾夫人壽聯

【注釋】①“天邊”句:以天上一輪

皎潔的明月將“滿”,暗切黃耕庾夫

人誕生日。月為陰,代指女性。同

時“滿”又是團圓的象征,也含有祝

願黃夫婦百年和美齊眉偕老之意。

②“世上”句:古人稱百歲為上壽,

希望黃夫人成為百歲壽星,也含有

對黃夫婦雙雙祝願之意。鍾,鍾

情,鍾愛。

人近百年猶赤子①

天留二老看元孫②

清代?張岐山賀梁同書夫婦九

十雙壽

【注釋】①赤子:初生的嬰兒。②

元孫:即玄孫,本身以下第五代長

孫。

【今譯】兩位老人年近百歲了,仍

保持著純潔善良的赤子之心。老

天要讓兩位老人長壽,好享受五世

同堂喜看玄孫的福分。

花甲重開,外加三七

歲月

古稀雙慶,又多一個

春秋

清代?紀昀祝壽數字聯

【說明】乾隆五十年,乾清宮設千

叟宴。赴宴者共3900餘人,其中

有一位老人年逾141歲。乾隆出

了上聯,紀昀(字曉嵐)對以下聯。

聯文采用數字運算:出句以60(花

甲)為基數,乘2,又加上3乘7之

積,得。花甲,即60甲子。對

句以70(古稀)為基數,乘2,加1,

也得141。古稀,70歲的代稱。

“重開”對“雙慶”,“外加”對“又

多”,對仗工整,充滿喜慶祥和的氣

氛。

人生不滿君今滿①

世上難逢我竟逢?

清代?王文清賀百歲老人壽聯

【注釋】①“人生不滿”句:《古詩

十九首》有“人生不滿百”之句。

“君今滿”,表明所賀壽之人已滿百

歲。②“世上難逢”句:民間俗語:

“世上難逢百歲人”,“我竟逢”,表

明所賀壽之人已逢百歲華誕。

“我”,以賀壽之人的人稱說出。

【說明1清乾隆年間,湖南有人為

父百歲祝壽,捧箋求作者撰聯,作

者即撰書此聯賀之。明明題百歲

之人,卻將“百”字隱去,上下聯語

意又都切合“百歲”之意。

藏山事業三千贖①

住世神明五百年②

清代?梁同書賀袁枚壽聯

【注釋】①藏山:語出司馬遷《報

任安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意

謂著作傳給可傳之人。三千牘,指

袁枚著作多。②住世:存留在世

上。神明:指袁枚著作的思想精

神。五百年,泛指袁枚著作流傳時

間之長。

常如作客,何問康寧,

但使嚢有餘錢,竟有餘

釀,釜有餘糧,取數頁賞

心舊紙,放浪吟哦,興要

闊,皮要頑,五官靈動勝

千官,過到六旬猶少

定欲成仙,空生煩惱,

隻令耳無俗聲,眼無俗

物,胸無俗事,將幾枝隨

意新花,縱橫穿插,睡得

遲,起得早,一日清閑似

兩曰,算來百歲已多

清代?鄭燮六十自壽聯

【今譯】人生短暫,有如作客,何必

執意追求什麼福壽安寧。隻要袋

裏有錢可用,甕裏有酒可喝,鍋裏

有飯可吃,攤開幾頁心愛的舊紙,

毫無拘束地吟詩作畫,興趣廣闊,

天真爛漫,五官靈敏勝過千種感

官,這樣活到六十歲還顯得年輕。

如果一定想修道成仙,徒然自

尋煩惱。隻要耳不聞喧擾之聲,眼

不見庸俗之物,心中無名利世俗之

念,隨意拿幾枝鮮花戴在頭上,早

起晚睡,那麼清閑一天抵得兩天,

算來六十歲已超過百歲了。

【說明】此聯作於山東濰縣任上,

因對官場黑暗深懷不滿,已有歸田

之意。此聯反映他蔑視流俗的高

潔品格,無拘無束的自由天性和知

足常樂的生活態度。

一門有太和元氣

十室感孝義高風

現代?張大千題聯

百年華誕同歌上壽

世紀明燈永照人間

現代?陳贛賀巴金老人百歲聯

【說明】這是作者於2003年11月

25日為著名作家巴金老人百年華

誕創作的對聯。

賀築室喬遷聯

吉星照佳地

紫氣拂新梁

豎柱逢吉日

上梁遇良辰

風和新居暖

日麗甲第安

鶴報喬遷吾

燕賀居家安

身安居福地

豐樂慶華年

春臨新宅第

福載善人家

祥光臨福第

喜氣滿新居

窗前花弄影

庭外鳥喧晴

甲第新開美景

子孫大展宏圖

人傑地靈有福

物華天寶呈祥

豎柱正逢黃道曰

上梁巧遇紫微星

立玉柱天長地久

架金梁人壽年豐

三星高照平安宅①

五福俱全永樂家②

【注釋】①三星:指福星、祿星、壽

星。②五福:指長壽、富貴、康寧、

美德、高壽善終。

門連菊水人皆壽①

宅近桃源境是仙②

【注釋】①菊水:菊花是長壽之

花。常飲菊水,能令人長壽。

②桃源:桃花源。晉代陶淵明作

《桃花源記》,桃花源內景美、人和、

安寧,令人神往。

瑞映華堂添喜色

吉臨新宅煥春光

燕入高樓傳喜事

鶯遷喬木報佳音

大廈落成,賓朋滿座

高樓煥彩,喜氣盈門

吉曰遷居,萬事如意

良辰安宅,百年遂心

喜氣長留輝煌棟宇

福光高照錦繡華堂

新春立玉柱,千秋永固

佳節上金梁,百世其昌

喜臨宅地,瑞氣繚繞

百事順

樂建新居,祥光普照

萬代昌

賀生育聯

啼聲報喜得棟梁

春光盈門育英才

此聯賀生子

春暖花開偕鸞鳳

冬寒雪飄獲石麟①

【注釋】①石麟:即石麒麟,傳說

中的仁獸,又是靈獸,人們以其借

喻傑出人才。此聯賀春季結婚、冬

季生子。

珍珠入掌門楣喜

蘭惠吐芳庭院新

此聯賀生女

今曰喜生嫦娥女

他年笑看狀元郎

此聯賀生女

痛心傷永逝

揮淚憶深情

通用哀挽聯

一世行好事

千古流芳名

通用哀挽聯

兒孫稱典範

鄰裏讚楷模

通用哀挽聯

一別遺容入黃土

再見親音夢裏尋

通用哀挽聯

天高地厚恩何盡

目慘心傷淚難收

通用哀挽聯

仿佛音容猶如夢

依稀笑語痛傷心

通用哀挽聯

悼念不聞親教誨

情懷仍憶舊音容

通用哀挽聯

魂歸九天悲夜月

芳流百代憶春風

通用哀挽聯

肺腑慟情,寒風送哀音

淚灑靈樞,合家沉悲痛

通用哀挽聯

音容宛在

道範常存

挽男士聯

壽終德望在

身去音容存

挽男士聯

蒼鬆長聳翠

古柏永垂青

挽男士聯

駕鶴西天去

留名人世間

挽男士聯

美名留千古

忠魂上九霄

挽男士聯

高風傳梓裏

亮節昭後人

挽男士聯

化悲痛為力量

繼遺誌寫春秋

挽男士聯

壽終德望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