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伍佰零肆章 朕給你撐腰(1 / 2)

“廉政公署?”

眾人全都麵麵相窺起來,在場的人誰也沒聽說過這個名詞,但既然有了廉政兩個字大致的意思在場的人也猜得到一些了。

首輔周廷儒皺眉道:“嶽大人,我大明的衙門已經夠多了,再設立一個廉政公署有這個必要麼?”

其餘的人雖然沒說話,但也都將目光緊盯著嶽陽,裏麵的詢問之意不言自明。

“當然有!”嶽陽的話語裏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肯定:“當年我太祖高皇帝便曾有言,但凡貪墨六十兩銀子以上者皆可殺,可如今過去兩百多年了,我大明官員貪墨情形卻比比皆是,甚至是習以為常,說是十官九貪一點也不為過。近些年來為何天下賊寇四起,還不就是因為我大明的官員太過無能嗎。本侯曾記得在《大明時報》刊登過一篇叫做儒林外傳的文章,裏麵就有一個故事叫範進中舉。這個範進在中舉前家裏窮得沒有米下鍋,抱著一隻老母雞去集市上賣。當得知自己中舉的消息時,竟然喜極而狂,變成了瘋子,幸得其嶽父胡屠戶打了他一巴掌,才使他恢複了清醒。這時候,當地的鄉紳等有頭臉的人物都對他刮目相看,有送房屋的,有送財產的,竟然在一夜之間就變成了富翁,試問如此讀書人在做官後又如何不貪?此等風氣若不得到遏製,我大明又何談未來?”

嶽陽一邊說,眾人的臉色也在不斷變化。在座的大臣們都是在官場上混了大半輩子的人,如何不知道如今大明官場貪墨的風氣已經很嚴重了。可以說如今的大明貪墨已經成了一種常態,官員的差別隻在於貪多貪少而已。

陳演臉色難看的問道:“嶽大人,這個廉政公署衙門到底是幹什麼的,你能否說清楚一點?”

嶽陽微微一笑:“這個很簡單,這個廉政公署乃是獨立於所有衙門,不受除了陛下以外任何人節製的部門,它的職責就是調查我大明所有在職官員、胥吏,若有違法行為便可向陛下彙報,隨後大理寺、刑部、都察院在接到它們的報告後必須在一個月之內將對該名官員的進行審判,若該名官員確有貪墨、瀆職、失職等行為的便得立即接受審判,該撤職的撤職流放的流放,殺頭的殺頭,如此我大明貪墨之風方能得到根本性的扭轉。”

雖然嶽陽在說這番話時麵上帶著笑容,但所有人卻仿佛聞到了一股味飄蕩在暖香閣裏濃濃的血腥味。

說完後,嶽陽把目光投向了坐在龍案後的崇禎。其實成立廉政公署這件事說難也不難說容易也不容易,問題就在於崇禎有沒有決心來推動他了。而且嶽陽心裏也做了決定,如果崇禎連這個魄力都沒有的話,他還是老老實實的在大員和南洋當他的土皇帝,大明的事他是不會再摻合了。

崇禎沉吟了半響,最後才問嶽陽道:“嶽愛卿,按你所說這種事交給錦衣衛或是東廠來辦不行嗎?”

“不行!”嶽陽解釋道:“若是緝拿、刺探或是查探官員有無謀反等大逆不道之舉錦衣衛和東廠都是好手,可若想調查官員們是否貪墨這種事還是得成立一個專門的組織才行,畢竟術業有專攻嘛。”

崇禎坐在龍椅上沉吟了良久,眼光不斷閃動,最後他才重重的一拍桌子道:“好,此事就依愛卿所言,回去後愛卿速速擬一個章程上來,待朕看後便可實行!”

看到崇禎這麼快就答應了嶽陽的提議,範複粹原本還想說些什麼,但卻被薛國觀用眼神給製止住了。就這樣,成立廉政公署這件事就這麼被定了下來。

三日後,這個連名字都被嶽陽從另一個時空中照搬而來的衙門在京畿內城一個偏僻的地方成立了,事情做得很低調,根本就沒有別的衙門成立時那種百官到場恭賀的場麵,京城的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大明朝廷多了這麼一個衙門。

但是當一個月後,大明官場連連爆出一個個大新聞時,這個衙門的威名才傳遍了天下。

在廉政公署成立後的一個月內,河南、陝西、湖北三地連續傳出了一陣陣猶如地震般的爆炸性的新聞,上至二品大員下至九品芝麻官和不入流的胥吏,一共有兩百六十七名官員和六百五十四名胥吏被突如其來的錦衣衛和東廠的番子給帶走,隨後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在崇禎的眼裏督促下對這些人進行了審判。這些人裏共有四百三十三人被殺頭,其餘的人不是被判徒刑就是被流放,這件事經過《大明時報》的報道後很快就傳遍了天下,廉政公署這個名字也第一次出現在世人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