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張獻忠是最早了解宣大軍厲害的人物之一,早在崇禎五年時,那會張獻忠還在高迎祥手底下混。
他記得清清楚楚,那年他跟在高迎祥屁股後頭一路上攻城掠地好生的露了一把臉,後來不知怎麼著自信心爆滿的他拍著胸脯跟高迎祥討了攻打應州城的差使。開始的時候應州城差點就被他攻下來了,可沒曾想半道上殺出了個程咬金,嶽陽帶著他的五百團練殺了出來,一通激戰之下竟然把他的一萬多流寇大軍打得屁滾尿流,張獻忠要不是跑得快估計就得交待在那裏了,好不容易撿回了一條命的高迎祥逃回去後還被好生被李自成、羅汝才以及老回回等人取笑了一通,現在一聽到宣大軍這個名字一時間新仇舊恨全都湧上了心頭。
“那些宣大軍有多少人?”張獻忠冷冷的問。
頭目恭敬的說道:“啟稟八大王,那些宣大軍撐死了也就千把人,隻是他們的火器實在是太過犀利,劉頭領帶著人攻打了一天都沒能打下來,而且劉頭領也不敢逼迫過甚,否則那些泥腿子一旦鬧起來他也怕不好收場。”
“狗屁……什麼不好收場!”張獻忠跳了起來指著這名頭目喝罵道:“我看劉文忠這小子就是怕死,你馬上再給劉文秀調撥一萬人馬過去,再告訴他,今天要是不能把那批糧草給我搶過來就別怪我執行軍法!”
“是!”
小頭目走後,張獻忠又想了一會感到還是有些不放心。作為一名職業造反專家,張獻忠的直覺無疑是很敏銳的,上個月眼看著他就要把成都攻下來的時候孫傳庭卻突然傳出了孫傳庭入川的消息。聽聞到這個消息後張獻忠就知道自己想要拿下成都成就大業的想法落空了,於是他過段的從成都撤兵,把十多萬大軍分別撤到了宜賓、廬州、重慶府等一帶準備跟朝廷打消耗戰,因為他很清楚,以四川目前的出境根本就供不起數萬大軍的供給,隻要沒有了糧草朝廷的大軍必然會不戰自潰。
不得不說張獻忠打了那麼多年仗,基本的眼光和判斷力還是有的。經過多年戰亂,原本富饒的巴蜀之地此時已經變得貧瘠起來,加之如今的從宜賓、內江、南充、巴中這些比較富裕的地方已然盡數歸張獻忠所有,目前尚在朝廷控製中的雅安、成都一帶卻是地形險峻甚為貧瘠,根本就不能為數萬朝廷大軍提供足夠的糧草。而朝廷想要從四川境外調集糧草進來困難實在太大,是以張獻忠隻要耐心的拖到朝廷大軍糧餉斷絕他就可以從容的把孫傳庭、洪承疇兩人收拾掉了。
但世上的事情總是很出人意料,正當張獻忠美滋滋的坐等朝廷大軍因為斷糧而不戰自潰的時候,探子卻傳來了消息,一支船隊已經竟然大搖大擺的從閩江穿過了他控製的防區大搖大擺的朝成都前進,目前已經快到樂山。這個消息無異於晴天霹靂直接把張獻忠轟得頭昏眼花,大驚失色之下的他趕緊命令張文秀帶領一萬多人快馬加半抄近道趕到了船隊前麵,樂山附近一處地勢狹小的江麵上設下障礙攔住船隊,逼迫船隊靠岸然後再想辦法奪了這批糧草,如此孫傳庭和洪承疇的命運就再也無法逆轉了。
“不行,隻有張文秀一個人在那裏我不放心,還得找個人幫他才行。”張獻忠自語了兩句後喊來了衛兵吩咐了幾句,很快一個身穿青色長衫麵色陰冷的中年人匆匆走了進來對張獻忠拱手道:“八大王,敢問您有何吩咐。”
來的人名叫汪兆麟,是為數不多的主動投靠張獻忠的讀書人之一,投靠張獻忠後深得他的器重。
“子明你來了!”看到來人後張獻忠趕緊上前一步對來人說道:“前兩日我讓劉文秀去劫持朝廷運往成都糧草的之事你想必也知道了吧。”
“知道!”王兆麟點點頭,隨即好奇的問道:“以劉將軍的實力對付那些運糧船應該是手到擒來才是,莫非出了什麼變故了嗎?”
“何止是變故啊,簡直是碰到鐵板了。”張獻忠苦笑一聲後將事情的原委一一說了出來。
王兆麟聽後深吸了口氣濃眉緊鎖,“竟然是宣大軍,沒想到連他也插手四川的戰事了。學生久聞若論戰力宣大軍絕對可以位居全大明之冠,如今一聽果然名不虛傳。區區千把人竟然能抵擋劉將軍萬餘大軍一天之久,看來果真是盛名之下無虛士啊!”
“現在不是討論這個的時候。”張獻忠的臉上盡是煩躁之色,“我已然得到消息,李自成、活曹操他們前些日子已經被朝廷給殲滅,如今義軍中還有點氣候的也就數我們這支了,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學生自然知道。”王兆麟神情凝重道:“這也意味著從今往後我們就是朝廷的眼中釘肉中刺,今往後朝廷會全力對付我們這支碩果僅存的義軍。”
“你知道就好!”張獻忠鄭重的說道:“所以這批糧草絕不能讓它順利的運到成都,孫傳庭和洪承疇現在還那麼老實就是因為糧草不足,若是讓這批糧草運抵成都城,你是知道後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