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零六章 威海衛(2 / 3)

兩年前嶽陽在金陵布下的這顆棋子的作用慢慢發揮了作用,掌握了話語權的好處也逐漸顯露出來。以往大明的話語權都掌握在那些士林讀書人的手裏,他們說誰的壞話那這個人就會被打上壞人的標簽,他們說哪件事不能做那這件事肯定就是錯的,但現在不同了,嶽陽的《大明時報》異軍突起,慢慢的在百姓和各個階層的人心中灑下了一顆種子,嶽陽也通過這個《大明時報》慢慢的將後世的一些思想傳播給人們。不求他們立刻能支持自己,隻求能在他們心裏播下一顆種子,待到合適的機會自然會有收獲。

經過嶽陽這麼一鬧,大多數的商賈士紳都被他的霹靂手段給弄怕了。不怕不行啊,實在是這廝太歹毒了,抄了你的家搶了你的家產沒收了你的田地不說還在報刊上把你的名字給弄臭,現在那一百多名被炒家的商賈士紳的名字還在《大明時報》上掛著呢,全天下的百姓都知道就是這夥人為了區區或是幾十兩或是幾百兩的銀子而進行抗稅對抗朝廷,最後把自己也給玩進去了。不過盡管如此,在大明的朝堂裏還出現了一種聲音,他們質疑嶽陽在這場炒家活動中的實際繳獲不僅隻有一千萬兩,並要求朝廷徹查這件事,但是這樣的聲音卻很快就消失得無影無蹤,甚至連專門跟嶽陽做對的都察院和六科言官們也沒有拿這件事做文章,至於原因嘛地球人都知道,人家給朝廷送了這麼多銀子,你還不許人家撈點好處嗎。

事實上,嶽陽確實撈了不少的好處,而且這個好處還不少。在這場進行了大半個月的炒家活動中,宣大軍收繳的金銀總價值是兩千一百三十六萬兩,嶽陽是把這些銀子打了一個對折後才上報給朝廷的。不是嶽陽太貪心,而是嶽陽自己需要花銀子的地方也挺多的,麾下十多萬軍隊和駐守遼東的數萬大軍每個月需要的糧餉就是一個天文數字,加上還要建設山東的資金,需要的銀子更是海了去了,難得碰上這麼一個打土豪的機會他要是不撈一把那也太純潔了。

今天,又到了開會的日子,山東布政使柯振楠、按察使馬科、總兵劉澤清,甚至就連傷勢未愈的都指揮使盧之理也來了,因為今天是大家分贓哦不對……應該是論功行賞的日子。

“嶽陽看著坐得滿滿的人群很直接就進入了正題:“諸位,今天是本侯召集諸位前來是為了兌現前些日子說的話。這大半個月來諸位為了征收商稅之事都辛苦了,尤其是稅吏司還有十多名稅吏為此而殉職,損失不可謂不大,因此本侯認為原本就答應分給各位的酬勞可以提前發下去。”

“咳咳咳……”

有鑒於我們的嶽陽同誌說話實在太過直白,一旁的柯振楠不得不使勁咳嗽了兩聲打斷了嶽陽的話。微紅著老臉說道:“那個……本官糾正一下,嶽侯爺剛才可能是口誤,應該是分給我等各個衙門的養廉銀,諸位可不要誤會。”

“正是……柯大人說得對,我等自然不會誤會嶽侯爺!”

柯振楠難得一次稱呼嶽陽為侯爺,而大堂裏的人也很有默契的絕口不提剛才嶽陽犯下的小錯誤,在他們眼裏現在什麼都是虛的,隻有即將到手的東西才是最實在的。

看著那些平日裏表麵上一本正經的官員正在用炙熱和渴望的眼神望著自己,嶽陽並沒有鄙夷這些人,從小在現代社會長的他認為對財富的追求並不是什麼錯,隻要你不在違背法律和道德的基礎上賺取財富就不應該受到指責。

慢慢的從口袋裏掏出了一張寫滿了字的條子,嶽陽慢慢的念到:“此番查抄違法商家和士紳一共一百一十七家,共繳獲非法所得兩千一百三十六萬兩,除了上交給朝廷的一千零二十六萬兩之外還剩餘一千一百一十萬兩,按照當初約定各個衙門可以獲得一成作為養廉銀,那麼就是一百一十萬兩,這些銀子將按照當初說好的數目分發到各個衙門裏。但是各位要記住,銀子雖好,但也不能私自吞並,畢竟此次能獲得如此豐厚的回報可不是哪一家哪一個人做的,而是我山東全體官吏共同努力之結果,諸位一定要確保發放到下麵每一個人的手中,若是當中發現了有誰膽敢克扣這些銀兩被人舉報上來,屆時本侯可是要秋後算賬的,你們都聽清楚了嗎?”

嶽陽的話說完後,眾人心裏也全都一凜,齊齊答應道:“卑職謹遵侯爺教誨不敢或忘!”

看到這些人肅然的神情,嶽陽心中不禁微微苦笑起來,貌似自己到山東赴任這麼久了,還是第一看到這些人第一次對自己的命令如此聽從。

嶽陽說完後,柯振楠也補充道:“諸位,都聽到嶽侯爺的話了嗎?這些銀子和以往的銀子不同,誰要是敢亂伸手不用嶽侯爺動手,本官就先行處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