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侯希逸的帥府,李平開門見山的說道:“能元帥願意投靠朝廷,但是先決條件是,軍隊建製不動,軍官職位不變,地盤區劃依舊,人員不進不出。滿足這些條件,能元帥便改旗易幟。”
侯希逸說道:“能將軍迷途知返,朝廷一定歡迎。就按你們的要求,本帥立即向皇上上奏折,建議能將軍擔任青州刺使,保留手下軍隊。”李平說道:“我代表能將軍先謝了,隻要皇上的聖旨到來,我們青州就投靠朝廷。”
回紇可汗去世,葉護登裏繼承王位,經過一段時間的圖治,政權穩固了。探子報告,中原的皇帝駕崩了,皇宮內出現流血事件,皇後和越王都被處死。將軍左殺一直跟隨登裏,聽到探子的報告說道:“啟稟可汗,現在唐朝雪上加霜,皇帝駕崩歸天,宮廷爭鬥急劇,政權不穩。這是上天賜給我們的時機,如果向南進軍,可以占領地盤,壯大我們回紇。”登裏眼睛一亮,對他說道:“好主意,立即點兵,本王親自出征。”
登裏帶領八萬騎兵,號稱十萬,氣勢洶洶的向雲州殺來。雲州正是唐朝和燕軍將領爭奪的地方。薛忠義的軍隊一直駐紮在這裏,見回紇凶猛,主動找登裏求和。讓出一條通道,讓他進攻太原。
登裏帶兵到達忻州(現在的忻州市),唐朝的太原留守辛雲京坐不住了,立即向唐代宗上奏:“太原留守辛雲京上奏皇上,回紇可汗登裏,親自統兵十萬,犯我邊境,已到忻州。幽州、鎮州(石家莊市)的叛軍一直對太原虎視眈眈,臣一直保持高度警惕。探子報告,回紇人已經與叛軍聯合,做好了攻擊太原的準備。太原城危在旦夕,臣奏請朝廷增兵五萬,加強防禦,抵抗強敵的攻擊。”
唐代宗接到奏折,立即進行朝議。對台下的大臣說道:“先皇一直對叛軍耿耿於懷,升天之前還要朕一定要徹底清除。現在叛軍沒有消滅,回紇又來犯境。戰亂一起,生靈塗炭。雲京要朝廷派遣援軍,從那裏調兵?眾位愛卿,今天的朝議主題,就是如何退卻回紇大軍,同時盡快殲滅叛軍,平定禍害八年的叛亂。”
苗晉卿上奏:“啟奏皇上,回紇十萬大軍犯境,如果出兵抵抗,國力承擔不起。但是回紇素來與我們大唐交好,皇上派一使臣出使,與登裏可汗洽談,陳述厲害關係,不但可以免除禍殃,而且可以借助回紇的力量,幫助朝廷消滅叛軍。老臣請奏出使回紇,與登裏談判。”
唐代宗說道:“愛卿的提議很好,但是愛卿是三朝元老,年事已高,出使回紇有個三長兩短,朝廷不好交待。還是另選一位年輕的大臣出使回紇吧,如能說動登裏改變注意,對大唐社稷就是奇功一件。”苗晉卿說道:“為了大唐社稷,臣肝腦塗地,在所不惜。惜日廉頗,年過八十還馳騁疆場,上陣殺敵,老臣還沒到這個年齡。做使臣動動嘴巴,定能勝任,請皇上恩準。”唐代宗說道:“愛卿為國出力,精神可嘉。就讓中使劉清潭陪同愛卿一起出使回紇,讓太原留守派兵保護,一定要安全回京。”“謝皇上,臣現在就動身。”苗晉卿與劉清潭立即上路,趕向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