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唐宮爭鬥兩皇帝病危 燕朝分離眾將軍自保4(2 / 2)

朱希彩說道:“新任太原守將辛雲京,原是唐朝的代州刺史,與薛忠義僵持了很長一段時間,雖然不及李光弼,但也很能打仗。安忠誌、薛嵩都是愛兵之人,唐朝圍攻鄴城的時候,安忠誌都沒有出兵增援。他們不會聽史朝義的,請元帥謹慎行事。”

李懷仙想了一下說道:“你派人與安忠誌聯係,看看他們的態度,如果他們願意打,當前是最好時機。”朱希彩應了一聲是,派人出使安忠誌。

安誌忠得知史思明死了之後,根本就不放在心上。安祿山死後,他獨領一軍,我行我素。當李懷仙的特使到來之後,他便在帥帳中召集將軍一起議論出兵之事。

他的弟弟張孝忠說道:“史朝義是什麼東西,也配做大燕的皇帝。李懷仙更沒有資格和我們說話。元帥不用理睬他們,保住我們的兵將和地盤,做草頭王多自在。”

安誌忠說道:“史朝義讓降將許叔冀做丞相,田承嗣做元帥,燕朝沒人了。讓我做節度使,替他們守門,這看家狗的事不好做啊。史朝義來旨不說,李懷仙也來征求攻擊太原的意見。他更沒安好心,明著是與我們一同攻打太原,實則是要我們當趕死隊,為他們衝鋒陷陣。”

裨將王武俊說道:“元帥英明,太原不易攻下。現在國家大亂,元帥有兵,為什麼要聽史朝義的?與其損兵折將,不如韜光養晦,壯大實力。現在我們這些將軍全力輔佐,元帥也可以自立為王。”

偏將軍盧俶說道:“王將軍的提議很好,主公英勇無敵,自立為王,正是時候。”遊騎將軍許崇俊說道:“元帥的本事比史朝義不知要強多少倍,也勝過李懷仙。不但能夠稱王,而且可以進攻洛陽,以維護先皇的名義,討伐史朝義,奪取大燕皇帝的寶座。”

行軍司馬張南容說道:“許將軍的話有些過急,河北河南已經打了六年仗了。還要打仗,老百姓承受不起。元帥的本事是有,但軍隊的實力不夠。進攻洛陽,史朝義雖然不行,但田承嗣不是好對付的。元帥自領一軍,駐守土門,等待時機為上策。”

安誌忠說道:“我們現有兵三萬,雖不能攻擊洛陽,但可以擴大地盤。亂世之中,有兵力、有地盤就有了說話的權利。”

許崇俊說道:“我們的周邊,有恒、趙、深、定、易五州,如果能將五個州都歸入元帥的手上,則聲威大震。但恒州的辛萬寶,有兵一萬防守,他要是不從,有些難辦。”

王武俊說道:“辛萬寶雖有一萬兵馬,但不善於打仗,元帥給我一軍,一定將其消滅。”

安誌忠說道:“一萬軍士守城,要強攻的話,一來師出無名,史朝義不會善罷甘休。很可能將我們置於風口浪尖上。而且強攻城池,自己的損失也不會小,並不可取。但是要擴大地盤,就必須拿下恒州。因此要想想辦法,隻能智取不可強攻。”

許崇俊說道:“元帥下了決心,屬下倒有一計,保證折下辛萬寶的人頭,拿下恒州。”安誌忠說道:“有計快說。”許崇俊說道:“末將帶小股軍隊去恒州,假傳史朝義的聖旨,調防他去趙州,讓王將軍帶兵接管,城外突然襲擊,既可拿下恒州,又能兼並辛萬寶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