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唐宮爭鬥兩皇帝病危 燕朝分離眾將軍自保1(2 / 2)

唐肅宗想站起來,但渾身酸軟無力,隻好坐在床頭上,振作精神說道:“但願如此,朕的任務還沒有完成,不能這樣早就駕鶴西去。隻是朝中的事太令人擔心了,內外交困。叛亂始終不能除去,百姓苦不堪言。朝廷中宰相意見不統一,有人要戰,盡快剿滅叛軍。有人要生息休養,扼製叛軍擴展,保持太平,還百姓一個安靜的環境。但是叛軍不除如何能安靜呢?”

張皇後說道:“朝中之事,臣妾本不該過問,既然皇上說到這時,臣妾隻好如實上奏。李揆和呂諲兩個宰相不和,意見分歧,經常打架。辦事效率大打折扣。朝中的大臣也分為兩派,辦事時相互拆台。不改變這種局麵,不說剿滅叛軍,就是維護現狀都很困難。”

李輔國進入宮內說道:“皇後管理後宮,井井有條。為國奉獻,慷慨解囊,將自己的首飾都捐出來支援朝廷度過難關。臣上奏加封皇後‘翊聖’”唐肅宗看了一眼張皇後說道:“輔國的提議很好,朕與宰相商議一下再定。”

正在這時,太監董秀進來上奏:“啟奏皇上,李揆在門外候旨進見,臣回複陛下有恙,讓他緩些時候再來。”唐肅宗說道:“朕偶感微恙,經皇後調理,已經痊愈。正要召見他,讓他馬上進宮。皇後去處理後宮事務,朕要處理政事。”

張皇後起身走後,李揆拿著奏折向唐肅宗上奏:“啟奏陛下,丞相呂諲,讓自己的嶽丈楚賓擔任衛尉少卿,舅弟楚震擔任戶部郎中,而且通過中介人尚言為他人求官。在朝廷中安插了許多人,違反祖製。臣奏請皇上下旨查辦,呂諲不宜再任丞相,他任命的那些官員,重新審查。”

唐肅宗看完奏折,對李揆說道:“你上奏的這些事,的確違反了朝廷的法典,調查過嗎?可有證據?”

李輔國早就想將呂諲搞掉,現在機會來了,立即說道:“啟奏皇上,李丞相上奏,證據確鑿。”唐肅宗說道:“輔國擬旨,罷呂諲丞相職位,降為太子賓客,禦史台逮捕尚言,審查嚴懲。”

李輔國走後,唐肅宗對李揆說道:“愛卿舉薦何人為相?”

李揆說道:“臣推薦蕭華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唐肅宗說道:“蕭華曾經得安祿山重用,怎能擔任宰相?”

李揆說道:“昔日玄宗幸蜀,蕭華被叛軍所捕,因才氣過人,得安祿山重用。後九節度使圍殲安慶緒,他暗中傳遞情報,幫助朝廷。複歸朝廷之後,對皇上忠心耿耿,辦差不遺餘力。擔任秘書少監、尚書右丞期間,為官清正,忠於職守。破格提拔為河西節度使,在此期間,他聯合周邊小國,妥善解決邊疆問題,調回朝廷擔任中書侍郎,兢兢業業,政績突出。臣奏請皇上,任命其為丞相。”

唐肅宗說道:“愛卿門地、人物、文章,皆當代所推,故近人稱為三絕。既然舉薦蕭華,其必有過人之處,朕準奏。還有一事,皇後賢能,宗室請加她“翊聖”之號,愛卿以為如何?”

李揆說道:“臣觀往古後妃,終則有諡。生加尊號,未之前聞。唐中宗景龍年間加號韋氏“翊聖”導致失政,韋氏專恣。今若加皇後之號,與韋氏同。陛下明聖,如果舉行典禮,豈不是重走景龍之路?請皇上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