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王昌齡,張鎬臉色有所好轉。用緩和的口氣說道:“王昌齡,聽說他的詩寫得很好,但很不得誌,一直隻是一個小官,他人在那裏,本帥想見見。”閭丘曉說道:“下官恨死他了,已經將他正法。”張鎬聽到這話,勃然大怒:“不尊軍令,還胡亂殺人,豈能容你。押下去,重打一百軍棍,必須打實。”
閭丘曉不想死,伏在地上哀求道“大人開恩哪,我家有老母在堂,幼子尚未成人,大人先記下這一百軍棍,等我送走老母,扶養兒女長大後再到元帥麵前領死。”
張鎬冷笑道:“王昌齡也有母子,誰來養活他?”不知張鎬與王昌齡有何關聯,但這個舉動,明的是懲戒閭丘曉見死不救之罪,實則是為王昌齡報仇,有公報私仇之嫌。
其時郭子儀已經在新店擊潰了張通儒的燕軍,安慶緒退到了南陽,唐軍早就收複了洛陽。尹子奇、令狐潮接到安慶緒的聖旨,放棄睢陽向北撤退。張鎬不費吹灰之力,便收複了宋州。
南陽的燕軍,幾經商議之後,並沒有按照安慶緒旨意去收複洛陽,而是在南陽休整。主力在田承嗣的手上,他本不願聽安慶緒的,但如果投降唐朝又怕得不到好結果,一時之間十分猶豫。
他對畢思琛說道:“長安、洛陽都丟失了,燕朝隻是曇花一現,我們何去何從啊?”畢思琛說道:“元帥有五萬軍隊,如果與唐軍戰鬥,凶多吉少。如果投降唐朝,得不到重用。如果與安慶緒合兵一處,再與史思明、蔡希德聯合,還可以與唐軍對峙一陣。等雙方都拚得精疲力竭的時候,再尋出路,就有本錢了。”
“高見,天塌下來,讓高個子頂著。我們保護安慶緒向鄴城退卻。”田承嗣立即發出命令,撤向黃河以北。他手下的主力都是河北本地人,聽說回到北方,都很高興,撤退十分迅速。
田承嗣、尹子奇和李庭望都向北撤軍,河南地麵都空出來了。郭子儀上奏,回軍收複河東,與李光弼連成一片,進攻範陽。唐肅宗批準了郭子儀的奏折,指示他將河南交給張鎬。接到聖旨,郭子儀準備離開洛陽。
張鎬來到帥府,對郭子儀說道:“河南受叛軍的影響極深,百姓都尊安祿山,元帥帶走攻克洛陽的主力軍隊,請將安西、北庭行營兵馬使、虢國公李嗣業、陝西節度使來瑱留下來,鞏固河南政權。進而從濟州過黃河攻擊叛軍的後方,形成兩麵夾擊之勢。”
張鎬與河南都知兵馬使、嗣吳王李祗一起,回軍收複河南大部分郡縣。百姓又回到了唐朝,原來跟隨安祿山的人,又回到了朝廷,唐朝平叛的形勢一片大好。
安慶緒逃到鄴城,雖然有六萬人,但都在田承嗣的手上,他的親兵隻有五千兵馬。嚴莊不知去向,他任命高尚、阿史那承慶為宰相,這時如果郭子儀乘勝追擊,李光弼在黃河北岸攔截,安慶緒將無處可逃。
但由於郭子儀與回紇的葉護太子發生衝突,回紇兵撤回本國,郭子儀不敢輕舉妄動,帶兵回頭鞏固收複的地盤,白白錯失良機。
蔡希德首先向鄴城進發,他手下三萬精銳騎兵英勇善戰,李光弼不敢攔截,眼巴巴的看著他們經過他的防區,從雲中馳援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