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莊已經對燕朝不抱希望了,他現在的主要精力不是放在如何抗擊唐軍上,而是放在怎樣脫離燕朝,逃避唐朝的判決。當即上奏:“啟奏皇上,遠水不解近渴。調田將軍已經來不及了,唐軍很快就要兵臨城下。我建議與唐朝講和,或許還可以有一條生路,不然的話,隻有等著城破了。”
安慶緒沒有想到嚴莊是這樣的一個人,當即說道:“卿說的議和隻能是投降,朕不同意。”張通儒上奏:“田將軍尚有五萬軍隊,如果兩軍合在一處,可以抵擋唐軍,臣奏請撤出洛陽,退到南陽與田將軍會合。”
安慶緒象是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當即說道:“準奏﹗啊史那將軍為前軍保護朝廷官員向南陽撤退,孝哲將軍斷後,阻擊追趕的唐軍。由通儒統一組織撤退,現在就起程。”
嚴莊回到家裏,臉色十分不好,薛氏上前說道:“看你的臉色,又遇到難題了。”“唉。”嚴莊歎息一聲說道:“豈止是難題呀,燕朝完了。唐軍反攻,已經兵臨城下。朝廷的將軍各存私心,擁兵自重。安慶緒無能,燕軍四分五裂無力抵抗,敗局已定,大燕曇花一現。覆巢之下無完卵,我們麵臨滅頂之災呀。”
薛氏驚慌的說道:“這如何是好?本想出人頭地,想不到卻成了短命鬼。本來做禦史大夫好好的,卻要爭首席宰相的位置。現在好了,把好好的一個燕朝鬧得雞犬不寧,將帥離心。”嚴莊說道:“這能怪我嗎?隻能怪安祿山的命短。這是上天的安排,大唐氣數未定。”
薛氏說道:“還有辦法挽救嗎?”嚴莊摸了一下山羊胡子說道:“車到山前必有路,沒有辦法救燕朝,要保住我們的性命,還不難。你有沒有膽量到唐營走一趟,麵見唐朝元帥廣平王李俶。”
薛氏說道:“有什麼不敢的,隻要能保住性命,做任何事我都不怕。”嚴莊用鼓勵的眼光看著薛氏,當即寫了一封書信,交給薛氏,對她說道:“你將這封信交到廣平王李俶的手上,我們就有救了。”薛氏藏好書信,化裝成村婦,與貼身丫環一起,離開了洛陽,向西行去。
唐軍來不及休整,乘勝東進,火速攻打叛軍的都城洛陽。到了城外,得知叛軍已經逃向南陽,郭子儀高興了,向李俶建議南下追擊,將叛軍消滅在南陽。李俶批準了郭子儀的方案,唐軍緊追安慶緒。
麵對緊追不舍的唐軍,安慶緒六神無主,孫孝哲跟隨在他的左右保護他。嚴莊請命斷後,請求前去迎戰唐軍。安慶緒不知他的用意,認為他是為國出力,派他和張通儒一起帶領兩萬大軍到新店①迎戰唐軍。
追擊的唐軍在新店與張通儒嚴莊的燕軍相遇。這裏地勢險要,燕軍依山紮營,居高臨下,形勢對唐軍非常不利。如果燕軍嚴防死守,可以利用有利地形,與唐軍周旋一陣。張通儒死心塌地保護燕朝,與嚴莊計議,部署兵力,依險固守。
注①:唐朝地名,今河南省郟縣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