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張鎬赴任燕軍擊睢陽 李俶掛帥唐軍攻長安1(1 / 2)

雲祥五月強出師,天兵十萬飄旌旗。

長安城外鼓聲震,刀槍並舉風雷急。

奮勇追擊中圈套,深入險地現敵騎。

三軍奮戰陣勢亂,十麵埋伏鬼神泣。

唐肅宗下了決心,要收複長安。郭子儀雖然覺得還欠缺火候,但不願違拗皇上的心意,隻好領軍攻擊長安。唐肅宗派孫知古監軍,調潞州節度使王思禮帶領關內及潞府行營步卒三萬、馬軍八千,配合郭子儀攻擊長安。

郭子儀與王思禮合兵之後,有軍士八萬,數量上占有絕對優勢。孫知古堅決執行唐肅宗的聖旨,督促郭子儀一定要攻克長安。

郭子儀知道燕軍的素質高,雖然兩倍於敵,但強攻長安沒有勝算。便駐軍長安城西,等待燕軍出擊。果然不出所料,燕朝的李歸仁與安守忠率兵抵禦,雙方相持七日。

田乾真收複潼關後,帶著軍隊和糧草回到長安。對李歸仁說道:“唐軍人數是我們的兩倍,這樣硬碰硬的拚下去對我軍不利。必須引唐軍追擊,我在中途設伏,便可擊敗唐軍。”李歸仁讚同,兩人一起研究誘騙唐軍的許多細節,預設了幾種方案。布置好埋伏地點,等待唐軍入網。

唐軍攻勢猛烈,但無法撼動燕軍的防線。王思禮欲報潼關失守之仇,仗著兵多優勢,一個勁的猛攻。但燕軍的駑箭十分密集,唐軍傷亡很大,一隊隊衝上去的軍士,大都倒在陣地前。三天的攻擊,沒有撼動燕軍的陣地。

五月初六,安守忠假裝撤退,孫知古要求郭子儀、王思禮率兵追擊。郭子儀說道:“叛軍並沒有敗象,他們有序撤退,不可窮追。”孫知古說道:“如果讓叛軍順利進了長安,他們有堅城防禦,要想消滅他們就難了。如今一鼓作氣追擊叛軍,是消滅叛軍的最好時機。失去戰機,我上奏皇上,你能負責。”郭子儀明知敵人有陰謀,但怕承擔責任,不敢堅持。隻得與王思禮一同追趕燕軍。

後撤的燕軍由安守忠斷後,拚命抵抗唐軍的攻勢,燕軍仗著武器先進,兵員素質高,頑強抗擊,緩慢後撤。田乾真、李歸仁各自帶領兩萬精銳騎兵在途中設伏。唐軍追擊安守忠,從中路進擊,向前猛衝。安守忠且戰且退。引誘唐軍進入燕軍的伏擊圈。

正在唐軍攻擊得利,高興得意之時,伏兵突然襲擊。田乾真的玉獅子閃電搬的衝到了唐軍的中央。郭子儀和王思禮突然遇到伏擊後,雖然十分吃驚,但並沒有慌亂,沉著應戰。王思禮橫槍立馬迎了上去,衝向燕軍的核心,他要以泰山壓頂之勢,將敵人擊垮。

孫知古本是文官出身,不懂軍事,一個勁的催逼唐軍向上衝。田乾真見他身穿紫袍,催動坐驥向他殺奔而來。保衛孫知古的一隊勇士,上前抵擋。但怎能敵住田乾真,被他一槍一個,傾刻間全部挑於馬下。孫知古轉身想逃,被田乾真伸手擒來,讓軍士綁了。李歸仁也乘勢殺出,他狡猾得很,順著驚慌失措的唐軍改變陣勢,將伏兵變為首尾兩軍,夾擊唐軍。

唐軍的陣勢出現混亂,郭子儀已經意識到危機,戰爭對唐軍十分不利。但箭在弦上,不能不發,隻能前衝。如果後撤,勢必引起軍隊恐慌,敗得更快。他想硬著頭皮衝向敵人中心,要來個敗中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