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緒說道:“先皇頒布的法典,頗有爭議,立即收回。著高愛卿和張愛卿重新審理,定稿後向朕奏明,再行下發。張均負責翰林院的事務,中書省的事務由中書侍郎高尚負責。今年是載初元年,大燕應該有所發展。軍隊的將領都在前線打仗,應該向他們下發詔書,告訴實情。尚書令已經空缺,不能沒有人擔任。嚴莊在父皇病情惡化的時候,服侍有功,暫代尚書令。再按程序上報,頒發詔書。”
張通儒上奏:“啟奏皇上,東京留守史思明送來奏折,上奏說他偶感風寒,身體不適,不能奉詔即時進京麵聖,等病好之後,再參見皇上。他是接到了雄武皇帝要他進京的詔書,不能及時趕來,特地上的奏折。”
安慶緒內心起了波瀾,張垍對他說的話是真的,他父皇的確是要傳位給他。知道上了嚴莊的當,但已經無法挽回。
嚴莊內心震驚,暗自慶幸下手得早,立即上奏:“啟奏皇上,天策上將、東京留守史思明,收複河北失地有功。臣奏請皇上,封他為王,以安其心。”
安慶緒最擔心的就是史思明,雖然知道著了嚴莊的道,但嚴莊的這一提議很好。立即說道:“準奏,封史思明為媯川王。中書省起草詔書。”
正在這時,蔡希德走進了朝堂。看到皇位上坐著的是安慶緒,大聲說道:“皇上在那裏,臣奉旨參見皇上。”拿出了安祿山給他的密旨。
張通儒對他說道:“皇上已經駕崩了,快來參見新皇上。”蔡希德知道是怎麼回事了,暗恨自己晚了三天才動身,沒有見到安祿山,但已經知道安祿山要他進京的目的。走到台下,雙手捧著詔書,向安慶緒跪拜:“天策上將蔡希德參見皇上。臣接到雄武皇帝的密旨,日夜兼程,但還是晚了一步。臣忠心擁戴皇上。”
安慶緒從寶坐上走下來,親手扶起蔡希德,執著他的手說道:“天策上將來得正好,父皇病了半年,最近自知命不久於人世,詔將軍進京托付大事,但他還是沒有熬到與將軍見麵,於今天早上升天。將軍是父皇最信任的人,請將軍一如既往,保衛燕朝,推翻唐朝。”
蔡希德看了滿堂的文武,氣氛比較融洽,對安慶緒說道:“先皇升天,對燕朝是極大的損失,現在皇上登基,繼承先皇遺誌,臣已經知道雄武皇帝的用心了。我們燕朝正處於關鍵時刻,有了皇上的引領,定能完成先皇的遺願,臣立即回到前線,加強攻擊,迅速拿下雲中城。”向安慶緒行了臣子禮,轉身出了大殿,帶著衛隊匆匆離開了。
安慶緒看著他的身影出了大門,才回到皇帝的座位上。張通儒等人也都盯看著蔡希德出門。這一來,朝堂的人都沒有疑惑了,安祿山早就安排了傳位,隻是駕崩早了一天。
高尚上奏:“啟稟皇帝陛下,臣奏請陛下下發聖旨,將皇上登基的事詔告各軍首領,穩定軍心,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準奏,中書省起草詔書。”安慶緒手一揮,起身站了起來。李豬兒走到堂前,高喊一聲:“退朝﹗”群臣立即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