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光遠說道:“你將那些捕快都集中起來,我們以京兆府的名義,暗中組織一幫人,以備不時之需。”孫飛當即應承下來。
長安城中,軍隊的整頓沒有效果。被搶奪了財物的百姓站在孫孝哲的留守府門前,鬧著要歸還財物。
孫孝哲將啊史那從禮叫到元帥府,大聲訓斥道:“你這個將軍是怎麼當的,部下搶了百姓的財物,就應該退還。你把元帥的命令當狗屁,拿了人家的東西不還,害得元帥府天天擠滿了人告狀,告的都是你的同羅兵。趕快將百姓的東西退回,否則小心你的腦袋。”方法簡單,態度粗暴。
啊史那從禮十分反感,他投降安祿山後,一直跟隨安祿山的身邊。安祿山對他們十分重視,攻堅戰讓他們打頭陣,勝利後進行重獎,一直服服帖帖。安祿山親征潼關,將他們帶在身邊。身體不適回洛陽後就將同羅兵交給他最信任的孫孝哲。他並不是孫孝哲的部下,而是受孫孝哲臨時代管。搶奪財物是他的錯,但是同羅兵愛財。要申辯,一時又找不到合適的語言。
不想他的衛兵阿布爾站出來頂撞孫孝哲:“你凶什麼,我們將軍帶著我們出生入死,三年來打了無數的惡仗,八千人隻剩下五千人了,一小半人的性命丟在戰場上,你們還不滿意。”
孫孝哲大怒,大聲咆哮:“反了,反了。衛兵,將這不懂規矩的東西拉下去抽二十鞭子。”幾個軍士上來,將不服氣的阿布爾當眾鞭撻。
阿史那從禮上前阻止,孫孝哲不理,打完二十鞭子之後對阿史那從禮說道:“帶走你的人,將搶奪的財物還給百姓,否則你也要挨鞭子。”
阿史那從禮對孫孝哲極為不滿,對他說道:“我的部下犯錯,應該由我來處置。將軍越級處置我的部下,未免小題大做。”孫孝哲說道:“你太遷就,我替你管教。”
啊史那從禮當時忍住了,帶著阿布爾回到營地。阿布爾露出身上的鞭痕,故意大聲呻吟。同羅兵怨聲載道,一個個吵著回到北方。副將鐵勒說道:“大唐內部相鬥,元氣大傷,已經沒有能力管我們了。與其跟著安祿山受孫孝哲的鳥氣,不如回到北方,過我們自由自在的生活。”這話說到啊史那從禮的心坎上去了。當即進行準備,擇機出逃。
長安城內的軍隊中出現了分裂,同羅兵想脫離安祿山的控製,孫孝哲還不知道。他們是在三年前被安祿山設計俘虜過來的,現在唐朝內亂,已經沒有能力消滅他們了,當然要離開這是非之地,回到他們原來生活的地方。
這好的機會那能不用,七月二十二日,阿史那從禮帶領駐紮在長安大內禁苑中,正在皇宮中維持治安的五千同羅騎兵逃離了長安。
這些異族兵臨走之時還要撈一把。逃走時還偷走了皇宮馬廄裏的兩千匹好馬。離開長安,徑直奔向北方邊塞,預備聯合其他遊牧部落,趁中原內戰的大好時機,割據邊境地區。
唐肅宗聽說消息,立刻派人去慰問他們,啊史那從禮沒有接受,但也不敢拒絕。雖然不願投靠靈武的新唐朝,不接受唐肅宗的封官。但也不敢與李亨為敵,占領一地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