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將車駑、伏遠駑調到前沿,全力壓製敵人的弓箭手。但是燕朝軍隊十分頑強,那些弓箭手似乎都是敢死隊員,隻管上前射擊,根本不作防禦,哪怕身中數箭,也要將手中的箭矢射出。
哥舒翰在陣前觀察,他對王思禮說道:“我不能理解,叛軍隻有一萬多人,怎能與我們二十萬大軍硬拚?這樣死守,與我們打消耗戰,對於叛軍來說,極為不利。他們能與我們抗衡嗎?不出三天叛軍就會傷亡殆盡。這個簡單的道理,叛軍難道不懂?我想不出叛軍不撤退的原因。”
王思禮說道:“如果按張漸的說法,叛軍主力由安祿山親自帶領進攻荊襄,這支軍隊就是阻擊部隊。他們要保護洛陽,在這裏阻擊我們是不得已。這是我們求之不得的事情,既然叛軍要求硬拚,那就奉陪到底。”
哥舒翰說道:“這的確是我們求之不得之事,但是也說不過去,他要守衛洛陽,應該收縮回去與主力靠攏,合兵一處防守才是上策。何必在這裏與我們打消耗戰呢?”王思禮說道:“安祿山可能南遷,崔乾佑是要阻我們一段時間,好讓洛陽的家眷順利撤走。我建議立即增加車駑、伏遠駑等遠程打擊武器的數量。迅速調整到有效射程之內,對準隱藏於柵欄後的叛軍弓駑手猛射。”
唐軍的箭矢雨點一樣落到燕軍的柵欄內,然而,燕軍龜縮不動,箭矢都撒在空白之處,毫無效果。王思禮說道:“叛軍是準備死守,我們不衝鋒,他們的弓箭手就隱藏不出。”
哥舒翰說道:“可惜沒有重裝騎兵,加大攻擊力度。你帶領突擊隊,向叛軍衝鋒,多帶盾牌。”王思禮指揮陌刀兵向前衝鋒,柵欄後的弓駑手又現身射擊,陌刀兵一排排倒下,叛軍弓駑手則一批批的更替。
雙方的傷亡相當,這是哥舒翰希望的結果,他當然願意與叛軍一個拚一個,這樣人多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到了天黑,唐軍死傷三千多人,根據軍士們陣前觀察,叛軍的傷亡人數肯定不比唐軍少。
王思禮建議夜晚繼續強攻,哥舒翰知道兵貴神速,也想快速擊垮敵人。對他說道:“敵人兵少,你的建議很好,晚上由李承光帶兵攻擊,你休息一晚明天接著進攻。”采納了他的意見,並委托田良丘全權組織指揮,由李承光領兵攻擊。
李承光恨不能立刻攻下營寨,命令車駑將敵軍營前的燈籠火把全部射滅,陌刀兵摸黑進攻。然而等到攻擊部隊到達營前時,被柵欄內飛蝗一樣的箭矢射得人仰馬翻。由於叛軍營內漆黑一團,負責遠程打擊的弓駑手根本看不到敵人,他們的射擊隻能是無的放矢,對敵人的弓駑手沒有任何威脅。
而叛軍是對近距離的集團射擊,根本用不著瞄準,就象二戰時期的機槍掃射衝鋒的部隊一樣,隻要掌握大致方向扣動板機就行了。對唐軍的衝擊部隊殺傷極大。夜間攻擊,唐軍得不償失,李承光手臂上中了兩支箭,隻得退回,夜攻無功而返。田良丘報告後,哥舒翰隻好放棄。
注①:天寶十二年,哥舒翰被封為涼國公,不久加封西平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