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聖命難違哥舒翰出關 燕軍設伏崔乾佑誘敵2(1 / 2)

王思禮打過幾仗,對叛軍十分忌憚。建議道:“元帥一定要認清形勢啊。安祿山就是想迅速拿下潼關,他在洛陽放出煙幕,就是要引誘我們進攻,然後乘虛奪取潼關,直逼長安。”

田良丘說道:“皇上的想法雖然很好,要攻擊對方的心髒,拿下洛陽。但世上之事往往是知易行難,尤其是戰爭,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就會全盤皆輸。元帥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能重蹈封常清的覆轍。”

王思禮說道:“田將軍所言極是,在兵力上我軍的人數是叛軍的三倍,但武器裝備遠不及對方,人員素質更不用說,與敵人相差甚遠,冒險進攻雖然可以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也會遭受毀滅性的打擊,就雙方的實力而言,前者的希望眇盲,後者的可能性很大。高仙芝、封常清的十多萬軍隊,加上洛陽、陳留、鄭州的部隊力量不比目前潼關的兵力遜色多少,他們依靠防禦堅固的城池都阻擋不住叛軍的攻擊,被叛軍打得一敗塗地。現在我軍固守潼關,如果沒有天險,防守都十分艱難,要與叛軍打對攻戰,顯然是自不量力。我認為目前的情勢下隻能堅守,不宜出擊。”

田良丘說道:“王將軍的情報和分析都很到位,對戰場形勢和進攻與固守的利害關係,陳述得十分清楚。元帥要三思而行,不能衝動,這關係到二十多萬人的生命和朝廷的前途,馬虎不得。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還是應該根據戰場的情況處置。”

哥舒翰說道:“我是前方主帥,要對戰爭的結果負責。權衡利弊之後,覺得宜守不宜攻。我不能為了迎合皇帝的心意而放棄自己的責任。你們放心,我現在就向皇上遞交奏折,反對出兵,堅持固守。”

田乾真和李歸仁的兩個軍團,大張旗鼓的向洛陽撤退。李歸仁說道:“為了更好的貫徹皇上的意圖,田將軍的這一手很厲害啊,我十分讚同。既然要迷惑敵人,我們就要部署好。必須把我們的人藏匿於無形,幾萬人要在人們的視眼裏消失,這也是個大難題呀。”

田乾真說道:“我們先把撤退的聲勢造大,讓那些唐朝的探子相信。但是向洛陽撤退的速度緩慢,然後夜間急行軍返回。埋伏在山腰之中,神不知鬼不覺。我的軍隊負責東麵,襲擊敵軍的先頭部隊,李將軍負責西麵,截斷敵人的退路。你看如何?”

他們精心布陣,計劃依靠山上的天然屏障作好隱藏,將車駑等各種攻擊武器偽裝好,不讓唐軍發現,策劃種種對付唐軍反擊的手段。

然後回到軍中,帶領軍隊大搖大擺的向洛陽緩慢撤退。他們計算著日程,就近安營紮寨,等待唐軍的到來。

李承光急匆匆進入帥帳,大聲的向哥舒翰報告:“啟稟元帥,末將親自偵探,叛軍的田乾真、李歸仁軍團已經在今天上午撤走。潼關正麵隻有崔乾佑一個主力軍團,現在是出擊的好時機。”

哥舒翰說道:“奇怪了,王將軍昨天偵察回來說叛軍的陣式擺得十分威風,建議死守城池。你們兩個究竟那個說的對。”李承光說道:“當然是今天的準了,昨天的消息都是過時的。”

這時去洛陽打探信息的探子也進來報告:“啟稟元帥,我們在洛陽探到消息得到進一步證實,潼關的燕軍開始撤退了。我們一直在洛陽打探,叛軍的朝廷中子傳來的消息不會有錯,安祿山真的要禦駕親征,進攻荊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