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積極備戰魯炅獲複職 偵察敵情哥舒上奏折5(1 / 2)

哥舒翰不出潼關,成了楊國忠的一塊心病,他又一次向唐玄宗上奏:“啟奏皇上,潼關的二十萬大軍已經屯駐半年多,那些軍士都是從壟右和河西抽調的精銳之師。武器裝備都是按最高標準配置的,是我大唐一流水平的軍隊,現在已經到了出大力的時候了。現在安祿山將重點放在南方,北線已經空虛,這時候潼關大軍全力進攻,直搗洛陽。用重拳擊打安祿山的心髒,迫使他抽調南下的軍隊和河北的軍隊回防。李巨就能改守為攻,從譙郡和南陽兩個方向向前攻擊,叛軍很難抵擋。郭子儀也可以乘機收複河北,拿下薊城。如果潼關的主力不動,隻靠郭子儀、李巨等人小打小鬧,平叛形成不了合力,叛軍就有足夠的回旋餘地,而且可以各個擊破。魯炅、劉正臣的失敗,就是全局配合不默契的結果。朝廷的軍隊單個出擊,沒有形成整體攻擊力量,這些單個的進攻,被叛軍各個擊破,所以失敗。而郭子儀進攻雲中,與程千裏配合得好,所以節節勝利,是最好的證明。哥舒翰為天下兵馬副元帥,統管平叛的事宜,差不多半年了,他隻是死守潼關,二十萬精銳之師沒有一點作為。也不向朝行廷提出平叛的方案,長此下去,叛軍何年何月才能消滅。”

唐玄宗說道:“國忠說的這些,朕都知道,肯定是對的。哥舒翰在潼關駐守,不了解全國的戰場形勢,要他提出全麵的平叛方案,是難為他了。現在既然洛陽的叛軍主力抽調到南邊去了,潼關的主力應該出擊。東麵和南邊有李巨和魯炅防守,朕信得過,有他們牽製叛軍主力,叛軍的西麵和北邊就空虛了。你立即讓翰林院草擬兩道聖旨:一是要哥舒翰出潼關,全力以赴先拿下陝郡,然後進攻洛陽。另一道命令是要郭子儀兵分兩路,郭子儀帶領主力進攻薊城,同時讓李光弼帶領一部分軍隊南下渡過黃河,進攻陳留。迫使安祿山分兵,以利哥舒翰進攻洛陽的行動。”

韋見素說道:“郭子儀的兵力有限,現在沒有平盧軍配合,進攻薊城的兵力都略顯不足,再要分兵南下,恐怕力不從心,難有效果。”楊國忠說道:“李光弼已經占領常山,南下渡河輕而易舉,他隻要做個樣式,安祿山就會作出防守的部署。不在於兵多兵少,能幹擾安祿山的戰略就為全局做了配合。”

唐玄宗說道:“不能前怕狼後怕虎,馬上草擬聖旨,不得有誤。”

哥舒翰接到聖旨,立即召集田良丘、王思禮、李承光等人來到帥帳商議。他拿著聖旨說道:“皇上要我們立即出兵,一舉攻下陝郡,然後進攻洛陽,誰能捉到安祿山,不管是死是活,立即封王,實受一千戶的奉祿。這個封賞的確很高,說明皇上要馬上消滅安祿山的決心是很迫切的,就我軍現在的實際情況,有沒有這個能力打敗叛軍,你們說說各自的想法。”

田良丘說道:“我們二十萬大軍,在潼關已經呆了半年了,將士們的訓練十分艱苦,軍事素質有很大提高。但敵人的武器比我們的先進,箭矢的穿透力比我們強,馬匹也比我們的高大,衝鋒的速度也快了許多。要一舉拿下陝郡是不可能的,可是皇上的聖旨不能不執行,我們作些試探性的攻擊。摸摸叛軍的底子,搞清敵人的實力後,再決定是進攻還是防守。我建議由王思禮將軍帶領一部分騎兵,出關作保守性質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