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酒樓說事三人結成幫 宮廷上奏各人藏心事5(1 / 2)

對薛道的上奏,唐玄宗不相信。反問道:“叛軍的主力不是在潼關嗎?陣前數量也比你們多,不可能啊。開始上報敵情的時候,不是說叛軍隻有一萬多人嗎,怎麼一下子增加了這樣多的呢?這人是那裏來的,難道那胡羯有撒土成兵的能力不成?”

薛道慌了,如果說魯炅的五萬人被一萬敵軍給殲滅了,那他作為朝庭的欽差大臣的責任就大了,魯炅難逃一死,而他恐怕也走不出皇宮,立時就要被處斬。為了保住性命,隻有說謊。伏地說道:“是的,我在戰場上親眼看到的。敵人漫山遍野的向我們殺來,人數最少要多出我軍兩萬。”

楊國忠想推托責任,躬身向唐玄宗上奏:“魯炅與封常清一樣無能,剛剛與叛軍交手,就被敵人打了一個殲滅戰,五萬軍隊啊,一點抵抗都沒有,此人不能再用了。”

薛道的心一下子到了嗓門了,兔死狐悲,魯炅受到處罰,他也會受到牽連。他伏在地上為魯炅找理由:“這次作戰,魯將軍已經盡力了,叛軍的實力突然大增,安祿山可能改變了戰略,將主攻方向放到了荊襄,一旦占領了江南,切斷了漢江的水路以及襄陽通往京城官道的運輸。朝庭得不到江南的物資供應,軍士們沒有糧草,將不戰自亂,剿滅叛軍的難度將進一步增大。魯將軍與叛軍打了一仗,雖然失敗,但失敗乃成功之母,有了這次經驗,以後就不會再出錯了。”

唐玄宗說道:“起來吧,叫你去監軍,卻打了這樣大的一場敗仗,不給你些懲罰,於法於理說不過去,罰你一年奉祿。魯炅一仗丟掉四萬多人馬,比封常清還有過之,按軍法應該斬首。但念他兵敗之後,尚能組織防禦,阻止了叛軍南下,死罪可免。免去他一切官職,以觀後效。

韋見素將李祗上表,拿在手中說道:“啟奏皇上。河南節度使李祗上奏,東線叛軍將領令狐潮,進攻雍丘,攻勢甚猛,請求增援。”

高力士將奏折遞給唐玄宗,唐玄宗看後說道:“這個李祗,一點作為也沒有,東線的叛軍最弱,令狐潮隻是投降叛軍的一個縣令,有多少能耐?他不但不能攻擊叛軍,反而覺得防守都有困難,都是些力不從心之人。要派一員虎將坐鎮河南,朝中有誰能當此任?”

薛道懸著的心終於落下了,雖然少了一年的奉祿,但官職保住了,他立即上奏:“啟奏皇上,臣回京時曾遇見嗣虢王李巨,他對前線的戰事頗為關心,嗣虢王武藝高強,頗有謀略,他能獨當一麵。”

唐玄宗想起了安祿山起兵時,張垍對他舉薦過李巨,當時便要招見,不知是何原因,一直沒有見著。今天薛道又提及此人,便對楊國忠說道:“讓嗣虢王接替李祗,任陳留譙郡太守、河南節度使,攝禦史大夫,總領河南軍政事務。”

楊國忠本不願意重用李巨,因為他是張垍舉薦的人。但皇上發了話,他又找不到合適的人選,隻好默不作聲,算是認可了。

但沒有說話,等於是沒有立即表示讚同,唐玄忠看了楊國忠一眼,覺著有些不對勁,他可不願詢問楊國忠,擺出天子的架勢說道:“宰相府通知翰林院起草詔書,高力士速招李巨進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