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形勢有利唐臣懷心事 陷入苦戰燕皇解憂愁1(1 / 2)

三路兵馬取山川,四處塵沙飛上天。

前方將帥奪城郭,京城權相內耍奸。

郭子儀出兵東進,經過四個月的苦戰,終於占領了雲中、雁門、常山和太原。唐軍在河北一路搶城掠地,占領了大片土地,將河北的叛軍壓縮在薊城周圍的幾個城鎮中固守。捷報傳到朝廷,唐玄宗在朝堂上說道:“平叛戰爭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轉折,不僅阻止了那胡羯勢如破竹的氣勢,而且收複了許多失地。現在河北已經基本上進入朝廷的管轄,史思明、蔡希德龜縮在薊城和媯川等幾個據點之內。郭子儀和劉正臣東西對進,兩邊夾擊,很快就會拿下。下一步集中解決洛陽問題,哥舒翰出潼關,魯炅過滍水河北上,又是一個兩邊夾擊之勢,叛軍長不了啦。兵部擬旨,敦促前線全麵反攻,盡快平靜叛亂。”

韋見素上奏:“啟奏皇上,郭子儀進攻叛軍老巢,雖然節節勝利,但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軍士傷亡一萬多,他上奏休整一段時間,恢複元氣。”唐玄宗說道:“不行,他不知道趁熱打鐵的道理嗎?士氣可鼓不可泄。劉正臣尚能信心百倍,從背麵攻擊薊城,他打了勝仗,倒是膽怯起來了。命令他一鼓作氣,從正麵攻克薊城。”唐玄宗的語氣十分強硬。

張均上奏:“啟奏皇上,平叛已經進入關鍵時期,為了鼓舞朝廷軍隊的士氣,要派一個王爺到前線督戰。現在榮王在京城養病,臣奏請太子到潼關督戰。”

楊國忠心想,現在已經看到了勝利,你竟然還要抬出太子來摘果實,真他媽的居心叵測。對太子李亨如此念念不忘,是準備為他登基鳴鑼開道了。當即上奏:“啟奏皇上,榮王是皇上任命的天下兵馬大元帥,他一直對前線十分關心,雖然住在長安,但對潼關密切關注,馬上就會履行元帥的職責。鼓舞士氣用不上太子,皇上才是我們大唐的主心骨。”

唐玄宗說道:“現在朝中上下都認為消滅叛軍的機會到了,所有的人都認為胡羯不會久長了。因此人事變動,就不必要了。大家各就各位,抓緊落實。今天朝議到此,散朝﹗”完全站在楊國忠一邊。

散朝之後,楊國忠對張均的上奏耿耿於懷,太子李亨成了他的一塊心病。對付這樣一個強勁的對手了,他要想達到目的的確很難。又將他拉攏的那一幫人,招集到宏發綢緞鋪的密室開會。人員都到齊了,楊國忠清了一下嗓子說道:“今天朝堂之上,張均又抬出太子,這使我睡不安枕。今天把大家都招集到這裏,就是要群策群力集思廣益,想辦法對付李亨。安祿山已經不足為慮了,河北一破,他就沒有立足之地了,覆滅在即。現在的關鍵是太子李亨,他是關係到我生死的人物,比安祿山的威脅要大得多。不把他解決了,我死無葬身之地,你們也會灰飛煙滅。”

張漸說道:“丞相擔心的事十分迫切,皇上已經七十多歲了,古稀之人還能堅持多久,很難說啊。因此,丞相的顧慮是完全必要的。現在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溫柔法,現在便與太子搞好關係,保他順利登基。丞相可以保全性命,不至於身首異處。如果太子仁慈,還會有一個一品的閑職供養著。另一種是冒險法,丞相通過貴妃娘娘的關係,廢除李亨,立李瑁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