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都在要道上構築柵欄,先建立穩固的防守,再想辦法突破對方防線。薛嵩要盡快趕去救援雁門郡,心急火燎,幾次衝鋒都被打了回來。對方的兵比他多,武器也很先進,他占不到便宜。
激烈的攻防停止了,薛嵩站在柵欄前,看到敵營飄蕩的軍旗,自言自語的說道:“我才不願讓部下去冒險,那是最愚蠢的做法。這些兵是我的本錢,有本錢就能在戰亂中有地盤有地位。好在將進攻雁門郡的敵軍主力吸引過來,等於是解了雁門郡的圍。”當即發出命令,不準出擊。作出長期相持的態勢。
薛嵩不動,仆固懷恩急了,有心為朝廷立功,想盡快擊潰對手,集中兵力攻克雁門。不顧一切的攻擊,正麵衝鋒了多次,對手的防禦十分穩固。沒有效果,隻好改變戰術。正麵佯攻,牽製燕軍,派兩隊騎兵從兩側包圍過去,從側冀擊垮敵人的防禦。
薛嵩看得清楚,笑著說道:“這種側翼迂回,前後夾擊戰術,也值得在我麵前賣弄。”當即調整陣式,用主力守衛正麵,調動輕騎兵迂回到兩側偷襲迂回包抄的唐軍。加固柵欄,調配弓駑手集中射擊。
仆固懷恩的敢死隊輪番衝擊沒有奏效,側翼迂回又被對手破了,連續換了幾種戰法,都是無功而返,沒能扞動燕軍的防線,相反還造成了唐軍很大的傷亡。他無計可施,將戰況報告郭子儀,等待命令。
郭子儀圍攻雲中城的戰鬥異常激烈,郭曦年輕氣盛,向城樓發起一次又一次的衝鋒。但對手緊閉城門,隻用駑箭對話,衝鋒一次又一次的被城樓上的駑箭射了回來。
公孫瓊岩攻擊了多次,不見效果,向郭子儀報告:“啟稟元帥,事情不妙啊,敵人很能打。薛忠義守城叛軍雖然隻有一萬來人,他們都是訓練有素的邊防軍。從前是我們大唐軍隊中的精銳,而且經過安祿山的精心武裝,其戰鬥力很強,似乎超出了我們朔方軍。這樣硬拚,不是辦法啊。”
郭子儀也感到十分棘手,對公孫瓊岩說道:“現在騎上了虎背,雖然我們的兩萬邊防軍戰鬥力很強,但這種對方有堅固城牆的攻堅戰,作為攻擊的一方,二倍的兵力是不夠的,這個比例遠遠不夠。程千裏的兩萬臨時招募的新兵,素質不高,裝備太差,缺乏遠程打擊武器,對攻城起不到太大的作用,隻能守禦陣地。讓他們防止叛軍突圍,還是可以的,但是叛軍並不打算突圍,他們甚至想等待蔡希德來救援他們,來個內外夾擊,擊潰我們。”
公孫瓊岩說道:“這樣僵持不是辦法,怎麼辦啊?李光弼有進展嗎?如果他能擊敗蔡希德,就有轉機了。不然的話,這樣拚下去,即使能將城池攻下來,我們也要損失十之六七,就沒有兵力向前推進的。”
郭子儀說道:“李光弼、仆固懷恩他們打得也很辛苦,不但不能前進一步,而且傷亡很大。叛軍並不是朝廷中那些人說的那樣,他們真的能打啊。是我的決策失誤,我在出戰之前曾仔細分析研究了薊城守軍的情況,認為史思明、蔡希德的總兵力超不過七萬人,分布在薊城、雲中、太原、平盧等幾個主要城池之中,而且許多小城鎮也需要駐守,兵力分散。因此當時製定的戰術是集中優勢兵力攻擊一點逐個擊破,一步一個腳印的穩步推進,慢慢吃掉敵人。”
公孫瓊岩說道:“元帥的這個戰術是符合實際的,如果按照這個方法進行攻擊,不分兵三路,集中雲中城早就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