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跟蹤追擊德普甘伏地 出麵解圍方嵐受重擊1(2 / 2)

安祿山說道:“對前線的戰事,朕很不滿意。主力軍團駐紮潼關,進不能進,但又不能退。朕很想調兩個軍團去進攻南陽,那樣就能突破魯炅的防線,攻取襄陽、荊州。但是,如果我軍撤退,哥舒翰的二十萬大軍進攻洛陽怎麼辦?就當前總的兵力而言,我們與唐朝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主力駐紮潼關,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隻能這樣僵持。”

田承嗣說道:“現在的形勢是四方都在僵持,唐軍兵力占優,如果讓其緩過氣來,就會攻擊我們。這種局勢對我們極為不利,臣奏請帶領軍隊出擊,增援武將軍,攻擊魯炅,打亂唐朝的部署。”

張通儒上奏:“啟奏皇上,田將軍的想法很好,要打破當前的僵持局麵,隻有重點攻擊一方,在局部造成優勢兵力,消滅唐軍,打亂他們的部署。臣奏請向東攻擊,將山東、淮南拿下,作為後方。”

安祿山思考一會說道:“你們的這些想法雖然很好,但是太冒險。洛陽不能沒有兵,空城計那是戲劇上演的,不能用於實戰。田將軍是保衛京都的,不能動。但也要想辦法調動一下唐玄宗。給武令珣去一道聖旨,要他與畢思琛加大攻勢,打擊魯炅,製造主攻南線的假象。讓魯炅向唐玄宗求援,僵持的局麵就會鬆動。”

田承嗣說道:“啟奏皇上,魯炅有兵五萬,數量是武令珣的三倍,武將軍雖然神勇,但要攻擊三倍於已的敵人,也不一定有結果。”

安祿山說道:“數量不能說明全部問題,就實力而言,武令珣比魯炅強大得多,就看他有沒有那個勇氣。兵部起草聖旨,措辭嚴厲一些。”“兵部領旨,立即向武將軍傳達皇上的聖旨。”兵部尚書張通儒草擬聖旨,安祿山簽字之後說道:“盡快傳旨,讓魯炅叫起來就好。”

武令珣接到聖旨,坐在帥位之上,左手扶案,右手拿著聖旨,仔細閱讀,觀看了三遍,也想不出好辦法來。他將聖旨遞給畢思琛:“你看看吧,這是一個大難題啊,皇上不給我們留餘地,要我們擊垮魯炅。”

畢思琛接過聖旨,看過之後放下,又拿起來看。武令珣說道:“總共就那幾行字,還沒有看清楚啊。你是副帥,說說你的想法,該怎麼辦啊?”畢思琛放下聖旨,低頭說道:“這太難了,唐軍有五萬,我們不過一萬六七千人,中間還有一條河,還要進攻,這不是雞蛋往石頭上碰嗎?”

武令珣說道:“皇上的日子很不好過,我估計潼關遇上難題了,他這樣催促我們出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目的是為了潼關。我們這裏再猛烈,也是虛的,潼關的四個軍團才是實的。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強攻魯炅的唐軍,造成攻取荊襄的假象。讓唐玄宗分兵。”

畢思琛搖了搖頭說道:“但是,這不可能辦到。魯炅可是一員虎將,我在唐朝時,朝廷裏就傳說過他的事跡,很能打仗。他的那些兵,數量多我們三倍多,而且很在章法,加上堅守不出,我們實在是無從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