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旗飄蕩東風吼,腹地火起風雨驟。
燕皇西征路途中,心驚肉跳眉上愁。
燕朝的大隊人馬正在向潼關進發,旌旗飄蕩駿馬嘶鳴,好不威風。安祿山禦駕親征,下決心一舉拿下唐朝的京城。可是顏杲卿的反叛使他心驚膽戰,愁眉緊皺。行至天池①,天色已晚,紮營歇息。
雖然調動了史思明和蔡希德去平息常山叛亂,安祿山還是不放心。孫孝哲說道:“常山的叛亂出乎意料,不能任其發展,皇上早作定奪”安祿山說道:“後方穩定是大事,批複的聖旨雖然已經送去了洛陽,但我這心裏十分不踏實。顏真卿也同樣頑固,這兩兄弟很可能串通一氣。如果一起鬧事,後方不穩。即使能元浩已經有了防備,朕仍然感到不自在。通知你們三個帶兵主將到臨時皇宮來議事,就是要解決這個難題。你們說說,該如何應對?”
李歸仁說道:“現在常山發生兵變,已經十萬火急,而且顏真卿還在平原郡蠢蠢欲動,這兩兄弟要是一起反叛,事情就大了。臣上奏皇上速回洛陽,先剿滅叛亂,再行西征。”
田乾真說道:“啟奏皇上,河北是燕朝的根基。顏氏兄弟食古不化,助紂為虐,死保腐朽的唐朝,可能帶動那些不明事理的人跟隨。後方不穩是大事中的大事。臣奏請由崔將軍統一指揮西征,皇上回轉洛陽坐鎮,確保後方安寧。”
安祿山看了田乾真一眼說道:“朕亦有此意,準奏﹗西征的軍隊不動,李歸仁和孫孝哲屯兵陝郡,崔乾佑田乾真駐軍潼關附近。由崔乾佑統一指揮西征,想辦法引誘哥舒翰出擊,在潼關外殲滅唐軍。朕回轉洛陽,希望眾將軍團結一致,相互配合,再創佳績。”
安祿山心急火燎,一路狂奔趕回洛陽皇宮。剛剛進門,張通儒就送來了能元浩的奏折,他迅速打開,但眼睛感到很不舒服,許多字重疊在一起。他揉搓了一下眼睛,不但不見好轉,反而更加模糊。他對張通儒說道:“這奏折你看過嗎?”
張通儒說道:“啟奏皇上,臣看過兩遍,能元浩膽識過人,輕而易舉的就挫敗了顏真卿的反叛陰謀,幹得非常出色。”
見張通儒神色自諾,安祿山不懷疑是奏折的問題,知道自己眼睛出了問題。將奏折摔到張通儒的跟前說道:“這兩天,朕的眼睛老是流淚,你念來聽聽。”
“淄青節度使能元浩,向大燕雄武皇帝上奏:平原郡太守顏真卿,與司馬李平、別駕刁萬歲等人招募一萬多兵丁,起兵造反。公開擁戴唐玄宗,反對雄武皇帝。臣偵知之後,果斷出兵,因軍情緊急,未能及時上奏。現已將李平、刁萬歲等一幹人等全部抓獲,反叛軍士全部俘虜。賊首顏真卿得知兵敗,倉皇逃竄,下落不明。然叛將李平、刁萬歲、徐皋等人有悔過之心。臣奏請皇上網開一麵,允許他們在軍中擔任職務,戴罪立功。”張通儒念過之後,將奏折呈送到安祿山的手上。
安祿山接過來瞄了一眼,看到字跡十分清楚,眼睛又正常了。臉上露出笑容,高興的說道:“能元浩膽識不錯,準奏,能元浩兼任平原郡太守,李平任寧遠將軍②、刁萬歲任遊騎將軍③、徐皋任昭武校尉④,在淄青軍鎮能元浩的手下任職。兵部擬旨,立即下達。”
張通儒應道:“臣尊旨,啟奏皇上,日前河南節度使李庭旺上奏,東征將軍張通晤在進軍東平郡的途中,被唐軍擊斃。楊朝宗帶領軍隊退回陳留,歸德中郎將令狐朝和雍丘縣令秦楓去攻打睢陽,被唐軍抄了後路,丟失了雍丘,逃到陳留請求帶兵收複雍丘,進攻睢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