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押送囚徒途中生枝節 蒙混過關軍營獲接待(一)(2 / 2)

安祿山問道:“什麼理由?說來聽聽。”張通儒沒有立即回答,過了一會說道:“臣不敢說,說出來有罪。”

安祿山說道:“你不說朕也知道,這些讀書人還以為旁人都是愚不可及。不就是認為朕是胡人,是一個將軍,看不起朕嗎?李世民也有一半是胡人血統,也是打仗出身的,劉邦隻是一個停長,他們能在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朕為什麼不能?你擬一道聖旨,告訴能元浩,要他密切注意平原郡的行動,認真追查段子光的去向,如果有證據證明是那夫子幹的,將他捉到京城來。朕就要起程西征了,朝中的事務,就由各個部門擔起責任,日常事務由達奚珣和你處理,必要時與嚴莊高尚商量。京城防務由阿史那承慶和田承嗣負責,重大事情到軍中上報朕。”兩人跪拜接旨,安祿山起身退朝。

能元浩接到燕朝的聖旨,覺得事情嚴重,招鄴城太守王燾到帥府。王燾說道:“節度使這些天日夜訓練兵將,有什麼緊急的事情要我去辦啊?”

能元浩知道王燾與平原郡的一幫人打得火熱,防了他一手,輕描淡寫的說道:“也沒有什麼要事,這些天日夜操練軍士,累得很,讓你來陪陪我,輕鬆一下。”

王燾說道:“現在是亂世,手裏有兵就有地位,元帥雖然累一點,但是為了盡快的將這些兵訓練到位,還是吃一點苦好。”

能元浩說道:“你說的很有道理,你認為燕朝能成功嗎?”王燾說道:“願聽實話嗎?”能元浩點點頭說道:“願聞其詳。”王燾說道:“元帥的眼睛雪亮,早就看到了。不然的話,也不會這樣亡命的訓練軍士了,我就班門弄斧一次。”

他從座位上站起來,慢悠悠的說道:“皇上一路南下,勢如破竹,鋒芒已過。而唐朝也從失敗中得到了教訓,招兵買馬調動軍隊四麵抗擊。接下來要僵持一段時間,唐朝雖然腐敗,但地廣人多,又占有傳統的支持,隻要改掉蔽端,指揮正確的話,雖不能取勝,但阻止燕朝進一步擴大,是不成問題的。雄武皇帝知人善任,地盤雖小,但紀律嚴明,抵抗唐朝是不成問題的,但要想擴大戰果,必須有非常手段。所以呀,這仗一定還會打下去,三五年之內分不出結果來。但時間越長對唐朝越不利,本身已經腐敗了的朝廷一定會被拖垮。”

能元浩不覺鼓起掌來,笑著說道:“精辟,你與平原郡的人打得火熱,這是顏真卿告訴你的吧。”王燾說道:“顏真卿,他抱著老黃曆不放,年前還派人來對我說教,要起兵反出燕朝,回到唐朝去,我沒有答應,他是在異想天開。回到唐朝,他還不一定能做太守,如果為雄武皇帝賣命,還會繼續升官。”

他突然停住了,對能元浩說道:“是不是有人向元帥告密?說我王燾有二心。我可以表明態度,唐朝長不了,我已經認定了雄武皇帝。”

能元浩說道:“不要多心,段子光在平原郡失蹤了,皇上要我追查。不關你的事。”“那一定是顏真卿幹的,上次我就去查了一回,段子光進入他府中吃酒之後,就再也沒有蹤跡了。他早有反心,這樣的事做得出。”王燾似乎已經知道了段子光的事,斷然下了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