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賈賁戰死張巡守雍丘 魯炅出兵正臣戰平盧(五)(1 / 2)

安東副大都護、禦史中丞、保定軍營田使王玄誌接到唐玄宗的聖旨,沒有立即出兵。來宣旨的中使薛道,沒有馬上回京。第二天又進了他的帥府,催促他道:“皇上要元帥帶領所屬人馬,日夜兼程,趕向平盧。怎麼現在還不出兵?”王玄誌說道:“請中使大人回京轉奏皇上,本帥過幾天就出兵,現在先做好準備。”

薛道說道:“皇上口諭,我與將軍一起到平盧前線之後,再返回京城上奏皇上。我就在這裏等待將軍準備,什麼時候走,請通知我。”王玄誌雖然不大願意,但君命難違。有薛道在這裏監督,他不能抗拒,拖延了一些時日,慢悠悠的向平盧進軍。沿途打探消息,有意拖延時間。

左驍衛將軍、柳城郡太守劉正臣也是按照朝庭的部署,按時出發,早就領兵到了平盧,已經將軍隊駐紮在西南邊。王玄誌的軍隊到達後,便駐紮在東北。薛道等到王玄誌駐軍之後,才回轉長安。

兩軍在平盧城外相遇,劉正臣主動去王玄誌的帥帳,與他協商。但王玄誌看不起他,要將他的軍隊納入一起由他指揮。劉正臣當然不願意,但是王玄誌仗著他們是邊防軍,兵員的素質高,不願與劉正臣合作。兩人舌戰了一番,但誰也說服不了誰。於是兩人劃清界限,各自帶領所屬軍隊,自行攻擊。劉正臣主攻南門,負責西邊和南邊的防禦。王玄誌主攻東門,承擔東邊和北麵的防禦。兩支軍隊,將平盧城團團圍困。

劉正臣武藝高強,兩軍陣前衝鋒陷陣,甚是勇猛。很想在平叛戰爭中立功,因此在城下向叛軍叫陣,激叛軍出戰。

王玄誌為人老成,他讓劉正臣打頭陣,自己的軍隊作側應,既可以減少傷亡,又可以拿到戰功。如果劉正臣遇到不測的話,還可以乘機收編他的軍隊。這年頭,軍隊就是資本,有了資本,就可以向朝廷向皇帝討價還價。

燕朝的平盧節度使徐歸道是安祿山的心腹,對安祿山忠心耿耿,在唐朝大軍壓境之時也毫不動搖,堅守城池。

他見唐兵勢大,便避其鋒芒,不與出戰,緊閉四麵城門,利用堅固的城牆工事,進行防守,並派人去薊城向史思明求救。雖然唐軍四麵圍困,他們自持武器裝備好,軍士素質高,加上堅固的城防工事,並不害怕。嚴守四門,隻要唐軍過不了護城河,攻城就是空話。

唐軍攻擊力本就不足,無法越過護城河。劉正臣自持勇猛,親自帶兵攻城,在城門前耀武揚威,不斷叫罵,不可一世。激怒了平盧裨將侯希逸,他對劉正臣甚是不服,站在城樓上大聲喊道:“爾有何能,可敢與我單打獨鬥,我若輸了,歸降於你,你若輸了,立時退兵。”

劉正臣命令手下軍士退後,持槍立馬,站在城門前。侯希逸打開城門越過吊橋,衝向劉正臣。侯希逸自幼練武,拜過多名師父,而且得高人指點,武藝不凡,是安祿山擺擂台選拔出來的人才,兩軍陣前從未敗過。

劉正臣原名叫劉客奴,在禦林軍中享有盛名。不但武藝高強,而且作戰勇敢,保衛皇宮盡職盡責,屢立戰功,皇上賜名劉正臣,並授予左驍衛將軍。

兩人均身懷絕技,而且臨陣經驗豐富,可說是遇上了真正的對手。兩匹戰馬來回衝擊,兩人交錯換位,兩杆長槍碰撞的聲音震耳欲聾。大戰了一百多個回合,勢均力敵,誰也占不到半分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