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通晤東進令狐潮降燕 張巡哭祭賈賁起義兵(五)(1 / 2)

張巡表現無奈,南霽雲不以為然。輕笑一聲說道:“當官的話都說得冠冕堂皇,卻會不幹正事兒。如果要盡忠報國,就應該招兵買馬,組織軍隊抗擊叛軍。哭能哭走叛軍嗎?麵對凶惡的叛軍,不去想辦法抗爭,卻在廟堂裏哭訴。既不出力,又能博得個忠臣好名聲。”

張巡說道:“壯士之言有理,但我隻是一個剛剛由叛軍提拔的長使,遇事做不得主。太守投降了叛軍,我就得聽太守的。雖然內心很反對,但是沒有辦法對抗,隻能在這裏哭訴了。”

南霽雲說道:“太守要投降,讓他投降去。大人不願投降,傷心傷意的哭一場,也不能解決問題。哭是不能哭走叛軍的。大人如果真要報效國家,為百姓著想。我們就拉起隊伍,組織一支義軍,抵抗張通晤的叛軍。”

張巡大喜過望,對圍觀的人說道:“壯士豪氣幹雲,想不到我張巡在這裏找到知音了。為保衛國家,拯救百姓,我雖然有此想法,但沒有人附和,也難成事。”南霽雲說道:“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隻要大人登高一呼,自有忠心保國的人跟隨。就看大人有沒有這個膽量了?”

張巡高興的說道:“我已經將生死置於度外,如果大家願意與我一起戰鬥的話,我們就揭竿而起。我就不相信叛軍有三頭六臂,隻要我們所有的義士都同心抗擊,一定能阻擋他們。”

雷萬春說道:“我們早有此意,這些人都是自發集結在這裏,聲討叛軍的。大家都爭著去討伐叛軍抗擊張通晤,隻是一時找不到領頭的。現在就請縣令為首,帶領我們前去抗敵。”

張巡十分高興,當即站到高處,麵對眾人大聲說道:“我們現在樹起平叛軍大旗,願意幹的就拿起武器跟著我上戰場。”南霽雲和雷萬春兩人立即響應,在場的人紛紛跟隨。

張巡不回衙門,帶著眾人到南霽雲的家,向當地的富戶募集資金,打造兵器拉隊伍。很快組織了一千多人,張巡帶領他們向睢陽郡去,但不是去迎接燕朝軍隊而是去抗擊叛軍。這些臨時組織起來的軍隊,軍事素質雖然很低,但他們都忠貞不渝,誓死保衛唐朝,戰鬥力不可小視。

張通晤正向譙郡進軍,突然接到安祿山的聖旨,要他回軍進攻東平郡。然後與能元浩配合,夾擊濟南。先占領東邊,與河北河南聯成片後,再南下淮河地區。張通晤拿著聖旨對副將楊朝宗說道:“停止前進,軍隊改道向東平郡進發。”

楊朝宗說道:“楊萬石正在譙郡等著我們,中途改道有些不妥吧。”張通晤說道:“是皇上的聖旨要我們改攻東平郡,你想抗旨嗎?立即傳令,進攻東平郡。”

張巡帶領一千多義軍,來到睢陽郡通向譙郡的半路上,南霽雲說道:“現在敵強我弱,正麵阻擊不了叛軍。我建議在一險要位置設伏,利用地形出其不意,定能打敗叛軍。”張巡說道:“此議很好,你和雷萬春兩人前去勘察地形,組織設伏。我們開張就打一個伏擊戰,給叛軍一個下馬威。”

義軍選擇有利地形設伏,不想張通晤改變的行軍路線。他們在山坳裏等了兩天,也沒有看到叛軍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