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嵐說道:“顏太守一直在謀劃起兵的事,已經派他的公子顏泉明去與王承業將軍聯係,如果張獻誠出兵常山,王將軍將會從呂梁山區殺出,攻擊太原,張獻誠首尾難顧,太原一定會回到朝廷的手裏。”
“好計策,好計策,方大人回到常山,讓顏太守迅速行動,越快越好,以免走漏風聲。薊城這邊我也有所準備,到時配合。”賈循十分高興,執著方嵐的手,送他出門。
送走方嵐,賈盾開始謀劃刺殺史思明的行動。一年前,楊國忠就帶信給他,隻要他聽從宰相府的號令,他就能接替安祿山做薊城節度使,當時他著實高興了一回,還給楊國忠送了重禮。現在他要用自己的行動來獲取薊城節度使的頭銜。
當即便與駱悅計議:“現在史思明沒有防備,我們趁其不備,起兵襲擊他的住宅,必能成功。這樣就為大唐立了奇功,必受朝庭重用,到時你我就是薊城和平盧的節度使。”
駱悅本是史思明派到賈循的身邊監督的,為了取得賈循的信任,他總是在他麵前說安祿山和史思明的壞話。賈循不知是計,很快就與他絞在了一起,而賈循的所有行動,他都告訴了史思明。
現在得知賈循要真的行動了,便詳裝猶豫不決的樣子說道:“風險太大,要慎重考慮。”賈循說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冒生死,如何能建立奇功。”駱悅猶豫了半天,歎息一聲說道:“這是賭命啊,好吧你既然已經鐵了心,我隻有舍命陪君子了。”表麵上答應,暗地裏卻派人告訴了史思明。
史思明早就想除掉賈循,隻是找不到借口。在軍中隨便殺死副節度使,怕引起軍士的不滿。所以才遲遲沒有動手。現在機會來了,當即將賈循的事報告了安祿山,安祿山受權史思明,要他想辦法,在賈循起兵之前殺掉他。
賈循與駱悅等人正在他的府上商量襲擊史思明計劃的諸多細節問題,一時之間,意見不能統一。駱悅有意提出反對意見,幾個人正在爭論。
突然,史思明、向潤客、牛廷玠帶著一百名親兵勇士,闖了進來。賈循大驚失色,一名勇士衝到貢循麵前,手起刀落,砍下了他的腦袋。
駱悅起身向史思明行禮。其他幾人跪地不起,異口同聲的說道:“是賈循脅迫我們,請元帥開恩。”史思明對向潤客和牛廷玠二人說道:“這些人交給你們處理。”
賈循看錯了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另一方麵說明,安祿山識人的本領,應該說是既能知人善任,又能知人則哲,還能知人論過,在用人上做到心中有數。史思明安排駱悅盯梢,成功地平息了一次叛亂,避免了速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