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群英彙集軍營宴新軍 兵員到位城樓閱出征(五)(2 / 2)

出征的前一天,李光弼、固仆懷恩、杜鴻漸等人到了帥府,杜鴻漸說道:“軍隊往返一次要兩個多月的時間。大部隊走後,必須有一定的軍隊防禦吐蕃和突厥,以保證大唐不受外族的侵略。”

李光弼說道:“留下的人多了,東征的人員不足,將直接關係平叛的成敗,如果東征的人員多了,留下的人員不足,禦防外敵的力量不夠,難保不後院起火。”

郭子儀說道:“權衡利弊,本帥決定,東征軍隊選主力五萬人馬,分為三個軍團,本帥親自帶領一軍主力兩萬人為中軍。李光弼、固仆懷恩各帶一軍,每軍一萬五千人,向東進軍,杜鴻漸留守,你們的意見如何?”

幾人沒有異議,郭子儀當即上報朝庭,決定在出征的時候,舉行重大儀式,製造聲勢。臨行前的盛大閱兵儀式,十分壯觀。在儀式上,郭子儀親自到校場,宣布新提拔的一批軍官,將士們一片歡呼。

騎兵、攻擊步兵、弓弩兵列隊整裝從他站立的台前開過,直接開赴戰場。張尚身穿深綠色戰袍,騎著黑色戰馬,走在隊伍的前麵。他是剛剛上任的鎮將,身後是新任鎮副項勇,以及項猛和他的徒弟王倫、肖讓等人,他們穿著深青色軍服,是剛剛提拔的上戌主②。

他們這一團騎兵是郭曦親自組建的先鋒隊,超過了一搬上等鎮的五百人建製,人員武器裝備的配置都是一流的。精神麵貌與眾不同,雄糾糾氣昂昂,顯得格外的朝氣蓬勃。

檢閱三軍的閱兵台設在城樓上,戰鼓聲又急又響,被檢閱的軍隊直接出了城門,浩浩蕩蕩向山西進發。

留下鎮守靈武的朔方留後支度副使杜鴻漸帶著郭子儀的長子郭曜,第五個兒子郭晤及留守軍官出城相送。

主力和主將以及優質裝備都上了前線,留下的大部分都是新兵,和弱質武器。杜鴻漸長期以來,一直負責後勤。

現在郭子儀、李光弼、固仆懷恩等主力戰將都走了,他覺得身上的擔子特別重,他一方麵要防禦外敵,一方麵還要訓練新兵,這是個很艱難的差事。所以內心之中,對郭子儀等人依依不舍。

郭子儀對杜鴻漸說道:“副使鎮守靈武,責任重大,如若吐蕃來攻,務必堅守一月,等待大軍回來救援。”

他看了杜鴻漸身後的郭晤一眼,深有感觸的說道:“郭晤年方二十,血氣方剛,你要嚴加管教,不要礙於我的麵子而放縱不管,我把他交給你了。”

杜鴻漸握著郭子儀的手說道:“元帥此番東征,路途遙遠,長途跋涉軍心易疲。叛軍一路猛進,勢如破竹,士氣正旺。我軍沒有優勢,前麵苦仗、惡仗甚多,艱難險阻重重。郭晤的事你盡管放心,我會將他當著我的親兒子一樣看待。”

兩人依依惜別,直到軍隊都出城了,郭子儀才上馬,衝向中軍。他當然知道,此去前程並不樂觀,高仙芝封常清是前車之鑒,以後的事很難預料,他不能不作最壞的打算。

注②:唐朝軍官職位,分上、中、下三等,上戌主正八品下,帶兵50人;中戌主從八品下,帶兵30人;下戌主正九品下,帶兵30人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