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地方急報反叛成實事 朝廷震驚平叛作安排(一)(2 / 2)

高力士到中書省傳達唐玄宗的旨意,楊國忠當麵應承,馬上就辦。等高力士走後,他立即去了綢緞莊密室,研究對策。

楊國忠又將張漸、宋昱等人招集在一起,對他們說道:“皇上又一次催著批複兵部晉升東北將領的奏折,言語十分急切。這事已經拖了半年多,再拖著不辦沒有理由了。我就是不明白,一道聖旨的事,皇上為什麼就不願下。還要升那胡子手下的官,這不是在助長他的氣焰嗎?”

張漸說道:“皇上現在還想重用安祿山,但他也怕安祿山反叛。升他手下人的官,獎勵他,都是要穩住他。隻要安祿山到京城來,皇上就會改變主意。現在要研究怎樣將安祿山弄到京城來?”楊國忠說道:“那胡子機警得很,馮神威親自帶聖旨去,他都不來。現在隻有逼迫他反叛,讓他手下的軍官將安祿山的人頭送到京城來。”

竇華說道:“既然逼那胡子造反,朝廷就要做好準備,如果他真反了,有了措施就能及時阻止。”楊國忠說道:“那胡子不敢反,即使出乎我們的意料,他安祿山真的反了,自然有人將他的人頭送到京城來,沒有必要采取措施。”

他們還在這裏討論,然而這個時候,安祿山不但已經反叛,而且進兵神速,十幾萬大軍,旌旗飄揚,浩浩蕩蕩沿著官道一路西進。沿途的老百姓從來沒有見到這多的兵,驚慌失措。一些怕事的人紛紛逃離家園,亂糟糟的露宿野外,苦不堪言。

王承業帶著太原守軍從西門逃出,大軍帶著輕重物資,行動不快。好在馬元阻擊了何千年和高邈的軍隊,使他能夠從容的撤走。大隊人馬到了呂梁山區,少尹郝廷玉對他說道:“府尹大人,皇上前次傳旨,要府尹大人與楊將軍一起守衛太原,扼製安祿山。現在楊將軍被捉,太原已失,大人不好向皇上交差呀。這裏是通向長安的官道,此處山高路窄,是設防的隘口。隻有在這裏阻擋叛軍,或許能得到朝廷的諒解。”

王承業說道:“有理,我們丟了太原,責任重大,如果讓叛軍繼續西進,不但立刻丟官,很可能要掉腦袋。命令軍隊停止前進,就地紮營,阻擊叛軍。”

一聲令下,軍隊忙碌起來,在一險要之處搭建柵欄,當道紮營。軍隊以現有建製安下營盤,守住通向長安的所有路線,王承業住進了臨時的帥帳。

軍隊在山區安營,兩萬多人擁擠在一起,帳篷不夠,王承業將鎮將以上的軍官集中在一起開會。對眾將說道:“安祿山反叛朝廷,十幾萬大軍進攻太原,如果我們不撤退出來,將會全軍覆沒。現在退出了太原,為朝廷保住了一支軍隊。此處地勢險要,我們就在此處設防,阻擊叛軍,使他們不能繼續西進。保衛長安,保衛皇上。這樣才能使朝廷放心,赦免我們的罪責。”

裨將白孝德說道:“我願為先鋒,守住一線,但是軍隊隻帶了半月的糧草,軍用物資也不夠,如果長期駐守,要盡快解決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