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說道:“玉環提醒得對,你放心,我不是紂王。經過四十年的治理,現在已是大唐盛世,不是腐敗的商朝未期。朝中有國忠主持,邊疆有祿山、哥舒翰等名將守衛,官員清正,百姓安居樂業。你我就盡情的享樂吧。”田乾真從唐玄宗的話音中,聽出了他對安祿山的態度,不便再往下聽。
第二天上午,田乾真對周工頭說道:“九龍湖上漂浮著許多枯枝爛葉,嚴重影響了湖區美景。我請求去打撈那些湖中的髒亂物,以保證湖麵清潔,湖水清澈。”
這種活又髒又累,沒有人願意幹,田乾真主動要求,周工頭求之不得。笑著對田乾真說道:“好,是一個人去,還是帶幫手一起做?”
田乾真說道:“就那麼一點活,還要幾個人去不劃算,我一個人就行了。”周工頭點了一下頭說道:“我同意,但你要多加注意,如果聖人出來,要主動避讓,不能驚擾的聖駕。”田乾真說道:“我記下了,”
田乾真到了湖邊,上了那隻僅有的小船,用力一握,將漿把弄斷。接著他一直在船上擺弄,磨磨蹭蹭的修理船漿。又從船頭到船尾,仔細觀察,尋找釘子。沒有找到,又回到住處,找周工頭要修理船漿的材料。
材料找齊了,一上午已經過了一大半。他再回到船上,不時的釘上一、兩顆釘子,一個上午就這樣過去了。他還在湖邊,擺弄那隻小船。正午時,楊國忠和馮神威來了,他們急急忙忙走到宜春殿。
馮神威沒有皇上的喧召,站在門外不敢進去。楊國忠是宰相,又狀著貴妃娘娘的恩寵,直接進入殿內。見到楊國忠急匆匆的進來,玄宗皇帝甚為不快,拉長著臉對楊國忠說道:“我們昨天才到,你今天就來了,天要塌下來啦。想安靜一下,你就來擾局。你要是沒有能力處理朝中事務,我可以換人。”
楊國忠垂著雙手,老實的低頭站著。唐玄宗說道:“怎麼不說話?啞巴啦,沒話說,你來幹什麼?回去。”玄宗皇帝拉長著的臉鬆弛了,從座位上站起來,轉身背對楊國忠,準備與楊貴妃一起離開。
別看楊國忠平時耀武揚威,但到了皇上身邊就成了乖乖兒。他跟在背後,小心翼翼的說道:“啟稟皇上,朝中出大事了,馮神威報,安祿山不肯來京,要造反啊。”唐玄宗身子一震,停下腳步,對楊貴妃揮了揮手,又重新坐到案桌前。不以為然的對楊國忠說道:“誰說祿山要造反了,你在朕的麵前說了多少次啦?你掌管朝政,祿山守衛邊疆,你們為什麼不能和平共處,為什麼要鬧得這樣水火不容?”
聽話音楊國忠在唐玄宗麵前說這樣的話,也不是一次兩次了。這種話開始說,唐玄宗還要思考分析一下,但是說的多了反而有了反感。他始終不相信安祿山會造反,總認為是他們將相間的不和。
楊國忠沉默不語,唐玄宗繼續說道:“要是沒有別的事情,如果隻為了這件事,你現在就回長安去吧,朕要你們和解,你就是不聽,也找不出能緩解你們倆矛盾的言語了。”他向楊國忠揮揮手,從座位上站起來,向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