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跟蹤中使農夫話種田 偶知事態夜探宰相府(三)(2 / 2)

“坐下吧。”楊國忠說道:“誰讓你不注意場合,不知柬檢,大搖大擺的這樣做,如果沒有老子護著,你這侍郎早就沒了。說說崔光遠跟你說了些什麼?”

楊暄摸了一下腦袋說道;“他說太子很鬱悶,頭發已經白了許多,沒有與朝中的大臣來往,平時與張良娣一起下棋。”張漸說道:“崔光遠做過十多年的萬年縣令,對京城很熟,就讓他做京兆少尹。丞相以為如何?”

“讓崔光遠做京兆少尹,誰來做左庶子,太子不能忽視,他是將來皇位的繼承人。”楊國忠挪動身體,麵對張漸說道。楊暄說道:“裴冕不錯,在戶部做郎中非常出色,而且對人很忠誠,又有能力,就讓他做好了。”

“好吧,既然你們認為他們不錯,就把這兩人列入進去吧,”楊國忠看了楊暄一眼說道:“戶部尚書裴寬,可是老資格,不好動。”楊暄說道:“裴寬倚老賣老,在戶部擺資格,平時對父相也不太尊敬,早就應該換換了。”

楊國忠說道:“皇上對這些老臣很重視,不好免他們的職,也沒有他們合適的位置,不好辦啊。本來讓你擔任侍郎,就是讓你主持戶部的工作,將裴寬架空。但你不願擔責任,他好象越幹越來勁。要動他,皇上不會同意。”

“此人年老力弱,給一個閑散的職位他做就行了,我們這此年輕人不能老是這樣等著。我幹侍郎已經一年多了,他不退我怎麼上啊?”楊暄不屑的說道。

“這事我放在心上,由吏部統籌考慮,你們不要在外麵亂說,事情沒做宣揚出去不好。雖然皇上對我信任,但朝廷中反對我的人也不少,不要讓他們抓到把柄。”楊國忠手一揮,示意他們出去。

吏部的上奏的官員調整方案,中書省簽了字,報到了門下省複議,張倚看過之後對韋見素說道:“又是一個大動作,楊暄做戶部侍郎都不稱職,還要晉升戶部尚書,就因為他是楊國忠的兒子,李林甫也沒有這樣明目張膽。”

韋見素看過之後,直接去了中書省,楊國忠熱情的說道:“派人送來就可以了,宰相親自送過來,經當不起啊。”韋見素說道:“門下省意見很大,如果要報到皇上那裏,隻有簽反駁意見。那樣不好,因此來與你商量一下。裏麵的人作些調整,讓吏部重新起草奏折,你認為如何?”

楊國忠的臉拉得老長,不高興的說道:“在皇上麵前舉薦你,而且還保了你,這點事情就商量不過來。”韋見素說道:“門下省的人多,他們意見很大,平息不了,他們要向皇上上奏折,是我將他們攔住了。尤其是對楊暄晉升尚書的事,差一點就翻了天了。”

楊國忠臉色緩和了許多,說道:“安祿山的兒子很多年之前就是三品官,楊暄為什麼不能做尚書了。”韋見素說道:“怒我直言,楊暄在侍郎的位置上,沒有做出業績,很多人都有意見,晉升尚書肯定通不過。我建議讓他擔任大常卿,這樣我還可以向他們說說清楚。”

楊國忠說道:“那就讓他兼任太常卿,其他的人不能動。吏部的上奏明天再到門下省,你不能再作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