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昱說道:“三月前中書省草擬了一道聖旨,‘請以安祿山為平章事,追入輔政,以賈循為範陽節度使,呂知誨為平盧使,楊光翽河東節度使。’就要下詣了,不知何故,沒有了下文。”
楊國忠說道:“皇上一直猶豫不決,他派使者輔璆琳到薊城考查安祿山,輔璆琳回京將安祿山大大的讚揚了一翻,皇上讓我燒掉了詔書。讓安祿山擔任丞相,不是好辦法,他要是拉攏張氏兄弟與我對著幹,不一定能奈何得了他,所以我也沒有異議。”
鄭昂說道:“我們再從輔璆琳身上做文章,將他下獄,搜集他受賄的罪證,放到安祿山的身上,不怕皇上不信。”
張漸說道:“還要利用一下李峴,我們找幾個人,與安祿山的門客鬧事。然後告到兆尹府,請他包圍安祿山的宅第,逮捕安祿山的門客並關押起來。再讓禦史台審問,逼他們說出安祿山造反的罪證,上奏皇上。如果安祿山怪罪下來,就推到他的頭上,也可以去掉丞相的一個對頭。再就是上奏他的黨羽兵部侍郎吉溫貪贓枉法,雖然已經貶出京城,但還沒有打痛他,要搜集罪證,將他下獄。這樣就能打擊安祿山的囂張氣焰,他肯定不服。心情不好就會發怒,發怒就可能做出蠢事來。到那時丞相就上奏他擁兵自重,將他調離薊城。隻要他離開薊城,丞相就可以對他下手了。”
“好,就按大家說的辦,鄭昂負責拘捕輔璆琳,宋昱負責設圈套,讓李峴相信安府的人,在京城橫行霸道。拘捕李超、安岱、李方來、王岷等人,然後禦史台將這些人弄到推院密室,拿到罪證後將他們整死。張漸負責拿到吉溫貪汙受賄的證據,準備彈劾他的奏折。我進宮找貴妃娘娘,在皇上麵前說安祿山擁兵自重,已經有了造反的跡象。皇上最怕造反,隻要涉及造反,他寧可信其有,不會信其無。我們三管齊下,讓他安祿山坐臥不安。”
無意之中知道了朝廷中楊國忠與安祿山爭鬥的內幕,方嵐開始擔心了,他雖然是一介平民,沒有任何功名,但受他的老師程仕信正統的儒家思想影響很深,認為國家有難,匹夫有責。
他改變了立即回昆侖山的初衷,在他四師叔這裏住一段時日,以便了解更多的朝廷內幕。三天過去了,楊國忠沒有來密室,他很想看看皇宮是什麼樣子?問明路徑,便向皇城走去。
到了長安親仁坊,看到朝庭的官兵包圍了一座豪宅,一位身穿紫袍的朝中大官,正指揮軍士進房中搜查。
大宅之中走出一位身穿紫袍的年輕官員,出來對指揮搜查的紫袍人說道:“在下秘書監安慶宗,見過京兆尹李大人。不知本府門人,犯了何罪?李大人要派兵包圍宅第”
李峴說道:“有人到京兆府告狀,說安府的李超、安岱、李方來、王岷等人在市麵上鬧事,強搶民女,打傷市民。為了維護京城的治安,我特地來捉拿人犯,帶到京兆府審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