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就這樣忍氣吞聲不成?有才能的人都受到打擊,無能之輩充斥朝廷,這大唐盛世恐怕不久長了。”寧親公主仍然憤憤不平。
張垍說道:“公主輕點聲,小心隔牆有耳,安慶宗請我吃一頓飯,就被楊國忠的人偵知,加罪於我們三兄弟。你再不小心,鬧出什麼把柄被他們抓著了,我們就永遠也回不了京城了。”
寧親公主平靜一下情緒說道:“我一定想辦法,讓你早日回京。”張垍握作公主的手,久久不願放開。
張均向太子李亨告別,李亨對張均說道:“聽說楊國忠最近與安祿山過不去,要整掉他。安祿山這人怎麼樣啊?”
張均說道:“安祿山不是易與之輩,很會打仗,累積軍功。聽說從政也有兩下子,河北二十四郡都聽從他的話。將誰都不放在眼裏,他一心一意的想出將入相,要取代楊國忠的位置,與楊國忠水火不相容。此人桀驁不馴,與臣有些交往。太子繼位之後,如果要用他,我可以從中行事。如果不想用他,就要堅決下手。此人不易掌控,不能用就必須搬掉他。但他手握重兵,要防止他狗急跳牆。”
李亨說道:“你安心到任,我想辦法讓你盡快回京,楊國忠的那些作法,太過了,朝廷的法典形同虛設。但父皇寵信,一時搬不動他。可以把安祿山調進京城,讓他和楊國忠鬥一鬥。”
“殿下這主意好,首先去掉了安祿山的兵權,將來好控製。其次是給楊國忠堅了一個對立麵,讓他兩人去鬥,殿下的麻煩就少多了。”張均向李亨建議之後,離開了東宮。
張氏三兄弟,無故之間遭受打擊,朝廷中議論紛紛。楊暄與崔光遠仍然按照他們之間的君子協定,隔五天玩一次樗蒲。
兩人正玩在興頭上,崔光遠說道:“張氏三兄弟一起貶出京城,丞相又去了一個對立麵,以後可以安心了。張氏三兄弟為官的聲譽一直很好,而且是皇親國戚,深得皇上信任。丞相是用何種方法扳倒他們的啊?”
楊暄說道:“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父相要搞掉他們,早就用了心思。在他們身邊安插人手,一直盯著他們。找到他們的一些小的過錯,無限上綱,通過貴妃娘娘,在皇上麵前告黑狀,皇上相信了,這樣就順理成章的把他們攆出了京城。”
崔光遠說道:“你們抓到了什麼把柄啊?能使皇上相信之事,玩假的隻怕行不通。”楊暄說道:“也不是大事,而且可以說是正常得很的事情。他們經常一起吃飯,加上這次翰林院起草詔書的時候,安慶宗請張垍吃飯,父相就向皇上上奏,說張垍將詔書的內容透露給了安祿山。皇上震怒,便將他們貶出京城。”
崔光遠到東宮,將得到的信息如實告訴了李亨。李亨說道:“這是什麼罪證啊,真是欲加之罪何嚐無辭啊。我得去華清宮,向父皇說明。”
注1:唐朝官名,從三品。
注2:唐朝官名,正五品。
注3:唐朝官名,從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