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寶十三年正月中旬,安祿山騎著花斑豹,急急趕路,馬不停蹄的直接進了華清宮。安祿山在宮門外就跪了下來,高喊:“臣安祿山拜見父皇,父皇萬歲、萬萬歲﹗”匍匐著進門。
唐玄宗十分高興,笑著說道:“胡兒平身,來到京城就好,享受一下泡溫泉的滋味,薊城不會有這種享受。你就多住一段時日,朕與你好好盤算一回,怎麼時候捉到迪輦俎裏。”
安祿山高喊:“謝皇上。”從地上站起來,高力士搬來坐椅,他坐下後說道:“啟奏父皇,兒臣又一次擊敗契丹,帶著許多的戰俘和勝利品進京,都交到了兵部。接到詔書,兒臣一刻不停的趕往京城,想早一點見到父皇,呤聽教誨。”
唐玄宗說道:“契丹人頑固得很,已經在邊境鬧了五六年了,雖然每次都能打敗他們,但是不能徹底打垮他們,讓他們臣服。邊疆地區的百姓遭難,朕睡不安穩啊。”
安祿山說道:“啟奏父皇,兒臣這次擊敗了契丹新任元帥耶律裏思,差一點就捉到他了,但那斯太狡猾,向沒有人煙的大漠深處逃竄。眼看他們已經走投無路了,但在緊急關頭,我軍所帶糧草物資沒有了,不得不撤退回來,讓他逃脫了。如果糧草充足,明年我一定將迪輦俎裏的人頭獻給皇上。”
唐玄宗說道:“有好方法嗎?對契丹人不能心慈手軟,要大開殺戒。他們喜歡武力,也崇敬武士,你越是將他打痛了,他們越是佩服你。隻打小勝仗不行,要打大勝仗。這樣才能鎮住他們,使其不敢輕舉妄動。”
安祿山說道:“兒臣慎記父皇的教導,發揚我軍的優勢,打擊敵人的弱點,爭取再打幾個大勝仗,直到徹底殲滅契丹軍,活捉迪輦俎裏,壯我大唐的威風。”
唐玄宗說道:“胡兒打仗,朕很放心,來一趟京城也不容易,你就在華清宮多住些時日。明日在華清宮設宴,讓宰相來培。”
高力士將唐玄宗的旨意傳給楊國忠,楊國忠立即找張漸商量。張漸說道:“此宴丞相可以借故不去,這樣就能一舉兩得。一是公開與安祿山的不和關係,讓皇上選擇,逼皇上罷免安祿山。二是不讓皇上有機會催促換相的聖旨,壓住張垍。”
楊國忠說道:“你這主意好,鬥安祿山不急,張垍使我睡不安枕。他要是進了宰相府,我的日子就不好過了。讓宋昱和鄭昂兩人去收集他的劣跡,到現在還沒有說法。這兩人真無能,再找不到罪證,就無法拖下去了。”
華清宮內,高力士已經將宴會安排好,陳希烈很高興,早早的就到了。可是一直沒有楊國忠的身影。酒菜都端到桌子上了,唐玄宗讓高力士到大門上去等,他卻帶來了楊國忠的奏折。
唐玄宗打開奏折,上麵寫道:“啟奏皇上,安祿山與契丹人打得火熱,拿幾個俘虜來哄騙皇上。其實他包藏禍心,想反叛大唐。臣不願與這樣的人同桌吃飯。再者,張垍升任宰相,吏部考核不能通過,臣按照皇上的旨意,正在多方協調,準備送交三省議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