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巧得機遇密室知秘密 落葉歸根酒桌話安危〔一〕(1 / 2)

登坐相位懾九州,春風得意想當初。

滔天罪行窮搜集,立威鎮敵走故丘。

楊國忠拿到吉溫整理李林甫的案件卷宗,如獲至寶,看到李林甫的十大罪惡,不由得也嚇了一跳。與左丞相陳希烈、黃門侍郎張倚、尚書左仆射裴寬在中書省的大堂上商議。

卷宗送給眾人傳閱,楊國忠說道:“李林甫叛國,我原本不信,但是證據確鑿。加之他結黨營私,誣陷忠良,罪大惡極。雖然死了,也要治他的罪。”

張倚抖動一下卷宗說道:“李林甫結黨營私陷害忠良我信,但投敵叛國有些牽強。他在相位十九年,處理朝政哪有不犯錯的?如今屍骨未寒,就要治他的罪,有些不近人情。”

楊國忠說道:“能做出陷害忠良的事,就會投敵叛國,這是一路走的。李林甫專橫跋扈十九年,現在應該跟他算一算舊賬了。這樣也是為了恢複朝政秩序,張大人還在念李林甫的舊情啊。”

張倚看了看楊國忠,本想辯駁,反過來一想,又怕把事情弄到自己的頭上。他在邊遠地區七八年,吃的苦頭不小。現在剛剛上來,便得罪首席宰相,今後的日子就不好過了,低下頭不再言語。裴寬閉目養神,他對李林甫楊國忠都沒有好感,心想讓他去鬥,對此事毫不關心。楊國忠掃視全場,然後說道:“卷宗大家都看了,意見也說了,現在決定。請各位畫押。”他首先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陳希烈接過來隨手簽了,遞給裴寬。裴寬閉目,裝做沒看見。楊國忠說道:“裴大人,這是在議事,不是在你家的臥房裏。”“啊、啊,”裴寬睜開眼睛,抖動一下手腳,在卷宗上簽了字。

張倚拿起筆,遲遲沒有落下,抬頭看了楊國忠一眼。他正盯著他,目光相碰,不自然的低下頭簽上了名字。

楊國忠拿著寫好的奏折和三省要員簽字的卷宗,與陳希烈一起到華清宮向唐玄宗上奏:“啟奏皇上,吉溫已經將李林甫的案審理清楚,三省進行了仔細研究。認定李林甫犯了叛國罪和結黨營私罪等十條大罪證據確鑿,臣等請求皇上以叛國罪處理李林甫。撤銷他的一切職務及所有封號,按庶人下葬。沒收李林甫的全部家財,撤銷他所有兒子女婿的官職,家人流放。對他的黨羽進行徹底清查,與其罪責有牽連的人,都要清除出朝廷,嚴肅處理。”

唐玄宗看過奏折之後,有些為難,一時之間沒有回話。一隻手拿起卷宗,另一隻手在無意識的一頁一頁的翻動。

陳希烈上奏:“啟奏皇上,李林甫犯的是誅連九族不能赦免的大罪。他這是罪有應得,不能姑息遷就啊。”

唐玄宗說道:“林甫有罪,但他為相十九年,在朕的身前馬後轉悠了十九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現在人剛死就要治罪,未免有些不近人情。二位愛卿,林甫已經去世,他的罪惡在朝廷中通報一下,警告其他人,治罪的事緩一緩吧。”

楊國忠立即跪下:“啟奏皇上,李林甫欺君枉法,叛國投敵,結黨營私、陷害忠良。犯的是十惡不赦的大罪,雖然已死,也不能法外施恩。應該按照朝廷的法律治罪,以警示後人。”

唐玄宗見楊國忠執意如此,思考一會之後說道:“準奏,讓翰林院擬旨。”天寶十二年二月十一日,唐玄宗下旨,削掉了李林甫的一切官爵,子孫為官者全部除名,流放嶺南及黔中。僅給隨身衣服及糧食,其餘所有財產全部沒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