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進入後宮,楊貴妃迎上來,抱住他的一隻胳膊說道:“林甫老了,朝廷的事務,今後得靠我哥哥了。”唐玄宗說道:“張氏兄弟也不錯,以前他們與林甫不大合拍,林甫不行了,也該讓他們擔些擔子了。”
楊貴妃說道:“他們古板得很,能不能配合哥哥啊?”正在這時楊國忠來了,唐玄忠說道:“王鉷的空位都多出來了,朕想讓張均兄弟兼任吏部和戶部的職務,能不能與你配合啊?”
楊國忠想起張漸曾經說過張氏兄弟能力強不好駕馭,當即跪在唐玄宗的麵前說道:“起奏皇上,張氏兄弟與臣素有隔閡,一起共事很難。臣正當壯年能多做事,就讓臣多挑重擔子。”“唉”唐玄宗歎息一聲說道:“起來吧,你能做多少事啊?”楊國忠說道:“將王鉷的職務都給臣,臣也能擔當得起。”楊貴妃搖了一下唐玄宗的手臂說道:“我哥哥敢這樣說,一定有底氣,肯定能擔當得起,就讓他兼了王鉷的職務吧。”
唐玄宗看了看楊國忠,又看了看楊貴妃。他明知道這樣做不合朝廷的規矩,但為了博得楊貴妃的高興,他還是答應了。王鉷的所有重要職務都被楊國忠兼任了,李林甫的上奏沒有批準,他想撈好處,卻半點也沒有得到。
楊國忠咄咄逼人,李林甫坐不住了。回到家裏後一直想著心事,低著頭在宅子裏走動。小燕呆得無聊,走出房間看到李林甫低頭想事,上前拉住他的手說道:“相爺,好久沒有見到您了,快來房裏歇息,我為大人按摩。”
李林甫抬頭看到小燕,佯裝笑臉說道:“是小燕啊,我這陣子很忙,沒時間陪你了。”有意避開小燕的糾纏。看到小燕他立即想到了張倚和苗晉卿。猛的一拍腦袋說道:“對呀,這兩人的能力很強,為何不將他們調進京城,壓一壓楊國忠。”李岫跟在他的後麵,隻聽到楊國忠三字,心中就有氣,對李林甫說道:“這楊國忠也太霸道了,王鉷的重要職務都被他占了,我在朝廷辛辛苦苦二十年,一杯羹都分不到。這樣下去,父親的相位難保啊。”
李林甫瞟了李岫一眼說道:“還不是你們沒用,害得我七十歲了還要奔波勞碌。不過我現在還不會認輸,還要跟他較量一番。”撇下李岫急匆匆出了大門,徑直去了吏部。
李麟正在忙著看卷宗,見李林甫進來,放下卷宗上前見禮。李林甫手一揮說道:“免了,快將張倚苗晉卿的考核資料找出來給我。”李麟順手將兩人的考核卷宗拿到李林甫的麵前說道:“這兩人非常出色,每年的考核都是上上等。在朝廷呆過的人就是不一樣,差辦得出色,當地百姓口碑載道。”
李林甫認真看過卷宗,對李麟說道:“馬上以吏部的名義起草一份奏折,任命張倚為黃門侍郎,苗晉卿為吏部侍郎。”“按政績這兩人早該調回朝廷了,不過現在辦正是時候。”李麟一揮而就,將奏折遞給李林甫。
李林甫拿著奏折急匆匆進了皇宮,向唐玄宗上奏:“啟奏皇上,張倚在淮陽郡長樂郡幹得很好,組織當地百姓抗風暴,生產自救,這多年來沒有向朝廷要一文錢的救災錢,深得民心。吏部上奏調他到門下省,擔任黃門侍郎。苗晉卿在安康、扶風當太守,幹得同樣出色,百姓口碑載道。他還拿出自己的俸祿來辦學,鼓勵讀書,頌揚德政。吏部上奏調其進京,擔任吏部侍郎。”將奏折連同兩人的考核卷宗一起呈到唐玄宗的麵前。
唐玄宗看過之後說道:“這兩人吸取教訓,到州郡已經八九年了,差辦的不錯,同意調回朝廷。苗晉卿原來就是在吏部出事的,讓他擔任工部侍郎吧。”“臣領旨。”李林甫退出皇宮,總算挽回了一點麵子。心想有這兩人幫忙,還可與楊國忠一較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