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說道:“現在朝廷中有一股新興力量悄然興起,不經意間已經威脅到我的相位了。”李岫說道:“王大人對父親忠心耿耿,對您不會有威脅,是不是有些杞人憂天了。”
“王鉷能力強,辦事果斷,雖有威脅,可以對應。我擔心的不是他,而是楊國忠。楊國忠靠山硬,雖然能力平平,但宮中有人支持,不好對付。”李林甫停下腳步說道。
李岫說道:“楊國忠本人的能力不行,但拉了一幫人,朝廷裏私下議論,說張漸、宋昱、竇華等人都跟著他,死心塌地的幫助他為他出謀劃策,不可小視。”
李林甫說道:“是這樣,我說楊國忠怎麼會得到皇上的寵信的,原來手下有一幫人為他出謀劃策,幫他做事掩蓋他的缺點,彌補他的不足。皇上那樣精明的人也被他騙過了。他擔任太府卿之後,成了皇上麵前的紅人,已經兼任了十幾個職務,成了緊跟王鉷之後的第三名具有實權的人物了,已經顯示出咄咄逼人的態勢。我一向看不起楊國忠,以前總認為他能力平平,不足為慮。現在看來,他野心極大,而且已經拉起了一幫人。看來他早就動手了,其目標就是我的位置。這不能不引起我的重視,我現在已經感到莫大的威脅了,不能不防。”
李岫說道:“父親將如何對應呢?如果就眼前的態勢看,麵前的最大威脅莫過於王鉷,因此要處心積慮的限製他的發展。然而最終的威脅是楊國忠,打擊王鉷你就幫助了楊國忠,這事真還有些棘手。”
李林甫說道:“不,王鉷不足為慮,他知道我的心意,也知道我的能耐,他在我麵前裝孫子,表現得極為忠誠。遇到大事,必先向我彙報,然後再上奏皇上。他內心中也想我的位置,但要等到我百年之後。楊國忠就不一樣了,仗著貴妃娘娘的支持,任何事都做得出來。”
李岫說道:“讓他們互鬥,父親可收漁人之利。”“王鉷不是楊國忠的對手,他辦事的能力很強,但沒有強力支持。楊國忠有靠山,加上皇上寵信貴妃娘娘,隻顧享樂,已經沒有以前的睿智了,會忽略楊國忠的弱點。他們兩敗俱傷的可能性不大,如果楊國忠勝出,為父的末日就到了。雖然我仍然對王鉷不放心,但楊國忠的威脅更大。因此我不但不急於要置王鉷於死地,還要支持王鉷,刹一刹楊國忠的氣勢。”
楊國忠在李林甫那裏沒有得逞,但現在他隻有一個想法,就是要搬掉王鉷。便將他的一夥心腹,邀請到宏發酒樓,一幫子人都集在一起,討論研究對付王鉷的辦法。
章仇兼瓊是節度使出身,雖然對楊國忠心存感激,但為人還算正直。他對楊國忠說道:“楊大人的上升勢頭已經夠快的了,三年多時間便由正八品晉升到從三品,在三品的位置上呆了兩年,這兩年雖然沒有升官,但是在不斷的兼職,已經身兼十幾個重要職務,管理十多個部門的工作。向上進的事可以緩一緩,先做好工作,積蓄力量,比較妥當的時候再出擊。到時一擊成功,事半功倍,豈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