驄馬陌刀進如牆,西出險關征疆場。
羅斯大戰風掃地,沙塵滿身心恨長。
回到龜茲之後,高仙芝愁眉不展,封常清來到他的身邊說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元帥不要放在心上。向皇上上奏,整頓軍馬,增加兵力再來一次反擊。有了這次經驗,一定能擊敗大食國。”
高仙芝說道:“我是不甘心,眼看就要勝利了,卻功虧一簣。大食國的軍隊,雖然強悍,但並沒有車駑、伏遠駑等重武器,無法與我軍的裝備抗衡。這次兵敗與氣候有關,我們的軍隊沒有水喝,戰鬥力下降。如果補給及時,不會敗得這樣慘。如果朝廷不撥錢糧,安西軍短時間緩不過氣來。”
封常清說道:“元帥上奏皇上,一定要注明原因。我軍隻是一支軍隊,而大食國是全國動員,實力對比本就不在一個檔次。因此要上奏皇上,從隴佑朔方調兵來征討大食國。如果能打敗大食,就挽回了麵子。”
高仙芝說道:“奏折是要上報的,這個奏折就請你來寫。”封常清說道:“我沒有參加戰鬥,情況不清楚,不一定能寫得準確。”高仙芝說道:“你請李嗣業和段秀實來協商一下,他們兩人親身經曆了這場戰役。仗雖然打敗了,但也不能低估我們安西的軍隊,要讓皇上看到我們永不言敗的精神。”
李嗣業和段秀實來到帥府,封常清說道:“元帥要向皇上上奏出征大食的奏折,你們說該如何寫?”李嗣業說道:“不管怎麼寫,慘敗的結果是抹去不了的,如果他們現在來進攻,我們安西軍防禦的能力都沒有了,還是實報好,能爭取朝廷及時補充軍隊。”
封常清說道:“仗雖然打敗了,如果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兵敗不言敗,再次進軍大食國,徹底打敗他們。我們安西軍在皇上的心目中仍然有重要的位置。”段秀實說道:“這次西征大食國,吃了敗仗,铩羽而歸。我們的心裏很不好受,高元帥也會受到影響。但是能不能再次開戰,軍士最有發言權。我們安西還有多少能出征的軍隊?高元帥即使要去複仇,但軍隊損失慘重,短時間恢複不了。再次出征隻能喊喊口號,近期沒有這個能力,隻有放棄了。”
高仙芝說道:“本帥雖然口口聲聲要去複仇,但我自己也知道,沒有皇上的支持是沒法進行的。打了敗仗,必須向皇帝報告,上奏的奏折,一定要向皇上報告了兵敗的經過。爭取朝廷的調撥,重新壯大安西軍。”
唐玄宗正在與楊貴妃手談,高力士將高仙芝的奏折遞到他的手上。他隨手放在一邊,又擰起一顆棋子,雙目注視著棋盤。高力士又將奏折拿起來遞到唐玄宗的手上,接到奏折,唐玄宗看了高力士一眼。高力士說道:“啟奏皇上,是高仙芝送來的,他出征大食國,大敗而歸。”
唐玄宗放下棋子,翻開看後,十分惱火,大聲說道:“傳旨兵部,朕立即詔見河西節度使安思順。”
接到詔書,安思順立即起程來到京城。與兵部尚書陳希烈一起進了皇宮,唐玄宗正與楊貴妃一起歌舞。兩人不敢打擾唐玄宗和楊貴妃的雅興,在宮門外等候。安思順對陳希烈說道:“邊防上打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大敗仗,國家的顏麵全沒了,我大唐威風掃地,可皇上似乎並沒有放在心上。要挽回顏麵,朝廷必須動員力量,集中兵力才行。可是皇上這樣沉迷音樂,恐怕難以成行。”陳希烈說道:“貞觀年間,如果邊防吃了虧,太宗皇帝都是親自征討,不將敵人打扒下,決不回朝,才樹立了國威。現在的皇上,隻喜歡貴妃娘娘,江山社稷不大放在心上。等會上奏,你要注意皇上的態度,不要逆了他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