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朦朧的霧氣在黑暗的夜空中飄蕩,清風拂過,萬籟俱靜。
吱呀,清脆的木門推響之音霎時間飄蕩開來,在漆黑的夜空肆意飄蕩,一名少女從房內走出,抬起秀腿輕輕的往門外踏出了一步。
她緊了緊略顯單薄的衣衫,縮了縮脖子,走出門外,看了看漆黑的夜空,又輕輕的掩上房門,然後轉身,便往閣廊走去。
她叫玉小碧,陸家少爺的一個丫鬟,因為從小就聰明伶俐,甚至有過目不忘的本事,被夫人關注,安排給了少爺做貼身丫鬟,賜與夫人同姓,玉。
夫人似乎很在意她,給了她暢通陸家無阻的權力,所以她想去哪便可以去哪。
物競其擇,既然上天賜給她過目不忘的本事,她便要利用起來,所以每日三更至五更她便會來到陸家的書閣,背誦古籍,以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之才能。
雖然背誦了很多修道古籍,但是卻都不能去修煉,因為隻有沒有列入陸家子弟便不得修煉,夫人格外開嗯,隻讓她背讀,卻不讓她修煉,想來是為了然後給小少爺做一個移動的書庫。
雖然這種結局有些不盡人意,不過總比以前做下人的時候三餐本飽,累得四肢無力的日子是要好得太多了。
所以玉小碧覺得,安守本分,不要好高騖遠,踏踏實實的就好。
今日的書閣略顯不同,因為三更時分居然有燭光亮著,顯然今天有人已經在此了。
玉小碧想了想,倒也覺得新奇,都說陸家的子弟無不驕身貴養,倒是不曾聽說哪位會如此刻苦用功。
玉小碧緩緩向前走去伴隨著輕輕的腳步聲。
燭光之下,那少年輕輕抬頭,眼神向玉小碧撇了過來,訝異,他萬萬沒有想到還會有人在此刻出現在這裏。
隻是卻是個女子,這番打扮,卻不像是哪家長老的大小姐,說是丫鬟卻也不對,使得少年一下子看不透。
目光交彙,少年想了想便又匆匆回過頭看向他手中捧著的書冊。
玉小碧也轉身向著書架而去,很習慣性的,走到第二排書架,然後取下了第十一本書冊,然後尋了一張木桌,燃起了燭火,背讀了起來。
一目十行過目不忘,一本厚實的書冊也就眨眼功夫便已經印在了腦海,在加上她本就聰明伶俐,背完之時也已經理解的七七八八了,隻需稍微閉眼回溫,一本書冊便已經融會貫通。
於是她信步而起,將那本書還回原處,又取下了第十二本。
如此往複,快到五更時分,她已經通讀了四本。
另一旁的少年眉頭微鎖,他很納悶,既然深夜來此,應是刻苦求學之人,卻為何如此心浮氣躁,一本未曾看完又讀另一本,三三兩兩,其心不一。
玉小碧看了看天色,便起身還回第五本書冊,準備離去。
那少年搖搖頭,略有歎息之聲,便開口說道“姑娘如此心浮氣躁用心不一豈不是白白浪費寶貴光陰,辱沒了這前人才輩創下的良苦心作。”
忽如其來的斥責之聲使得玉小碧停住了腳步,她側過頭,一時不知如何反駁,又想起自己終究是個丫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公子教訓的是,小女子定然靜心思過,他日定然用心刻苦。”
順勢又撇了撇少年的臉色,隨時查看他的表情以及時應對。
“你既已知,便是最好”然後少年也不在多說,又讀起了他的書卷。
玉小碧一路快步走出書閣,心裏卻嘀咕了起來“自己用心不一,我做什麼你都知道,讀書不應該專心致誌嗎,還一副高人之態指責別人,表裏不一的家夥。”
一說到表裏不一,玉小碧一下子就想起了自家的小少爺。
這家夥別看他隻有十三歲,看起來秀氣可愛,實則調皮搗蛋,性情玩劣。
在玉小碧看來,以後絕對是個名副其實的紈絝子弟。
不過自從家主和夫人離開陸家這兩個月來,這家夥好像收斂了一點。要不然自己準不知道多出多少焦頭爛額的事情。
走著走著,抬眼望去,天色有些微微朦亮,按照夫人的吩咐,這個時候該叫少爺起床練武了。
不愧是修真界的泰鬥世家,武學從小就得抓起啊。雖然這位小祖宗是怎麼也叫不醒,但每天必須執行的事情還是得做的。
不知不覺已經來到少爺的房門之前,玉小碧順手就推開了房門,敲門?別開玩笑了,玉小碧曾經試過敲門,半個時辰過去裏麵一點動靜都沒有,所以她很識相的直接推門而入。